网站流量到底是怎么来的?

前述这段描述,我们可以拆解成:

脚本1:『流量来源→进入网站→介面引导→触发点击“设成首页”→设定完成→再开浏览器→首页已是该网站。』

这流程的描述就是所谓的“营销路径”(Marketing Path),而这段描述则是行销脚本中的一种情境(Scenario)。如果是用来解析经营者采取更激进的手段之路径时,那过程会变为:

脚本2:『流量来源→进入网站→某种程式侵入电脑→窜改某处注册档(Register) →浏览器首页被强制改变→再开浏览器→首页已是该网站。』

先理解基本的“营销脚本”概念,再回头看所谓的流量来源。延续前一个例子,当经营者已经打算用不正当的手法去“绑架浏览器首页”,那流量来源的设计,通常也会选择比较“重口味”的方式,我举个比较常见又较为复杂流量来源的营销脚本。所谓重口味意思是指那些无法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网站,比方说影片、音乐、软体、情色等档案下载类型的网站。

『《设定喜爱下载软体或影片的TA→将可供下载的档案包装压缩起来→要用解压缩软体时必须先到指定网站取得密码→使用者下载後必须输入密码才可解压缩→上传该档案的BT种子到各大下载网站》→使用者下载→解压缩被提示要到某网站去→到网站取得密码→某种程式侵入电脑→窜改某处注册档→浏览器首页被强制改变→再开浏览器→首页已是该网站。』

在流量来源的地方,又特别拆解成《》之内的解释,如此一来,当使用者下载该软体或影片,只要是被引导到该网站去,而该网站又并非心存善意,很容易浏览器就会被绑架。例子归例子,目前大多浏览器会标记那些“恶意侵入浏览器的网站”,因此只要使用者将网址输入进去时,有些浏览器会提早提醒,避免使用者不小心误入雷区。

网站流量

不论要操作什麽类型的流量,都已经有其相对“营销脚本”,怎么设计因人而异,但大多时候来讲要导入大多的流量,一般来说不会只有一套,会有很多套的营销脚本在同时运作,而这营销脚本中串起来的流程就是行销路径。通常要是流量进到网站的状况并不理想,我们的作法就是将这一套又一套的“营销脚本”翻出来,然後进入每个“营销路径”里的“营销节点”去做更细部的检查,找出问题后看是要调整路径还是节点,依状况不同做的方法不一样。

因此,在规划流量导入策略,先分成以下几个阶段去策划。

  • Stage 1. 设定流量来源类型的比重(直接、推荐、搜寻、广告)
  • Stage 2. 设定相对於流量来源类型的管道(ex. FB、G+、某BSP、某讨论区)
  • Stage 3. 设定该管道的营销脚本
  • Stage 4. 设定对应行销脚本的营销路径
  • Stage 5. 制定执行计画与安排时程
  • Stage 6. 管理与监控执行状态
  • Stage 7. 依照状况调整优化其流量导入成效

在进入“Stage 1.”之前,一定要先评估清楚网站本身的流量承载能力,了解网站能够同时容纳多少使用者进来,这包含了频宽与硬体效能,硬体主机可不可以负荷那些导入进来的流量,如果没有评估清楚,当流量来的时候导致网站无法正常运作,那也是枉费了一堆流量导入,其背後每个遗漏掉的机会成本可是非常恐怖。

每个“Stage”要处理的事项都相当多,在初期因整串“Stage”做出相应计划,也就是所谓的流量导入策略,只是当网站具有能力导入足够的流量之後,接下来才是最关键的“网站整体内容、介面、动线优化”。所以,要经营网站不要纯粹只是问“网站流量怎麽来?”,流量很重要没错,没有流量网站跟不存在没什麽两样。但每个因进入网站却找不到使用理由的使用者选择离开是件非常可惜的事,最好的话,还要问“如何留下使用者,并引导至一明确目标,令使用者可以产生流连忘返之感受。”

谈到这个层面就不单纯只是网站导外部流量观念的建立,而是更多关於引导好流量避开坏流量的思维,然後到网站之後的内容策略、使用策略、体验策略、回馈策略、服务策略等,网站想要经营的好,需要考虑的构面非常多,每个构面其实也跟营销脱不了关系,这里面又是一套接着一套的路径、流程、反馈与修正。

更多详细信息,请您微信关注“计算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