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数据,习大大懂的,你也懂吗?

大数据

文|穆文杰ChrisMu,邮箱821367986@qq.com,本文由ChrisMu向36大数据投稿,并经由36大数据编辑发布,转载必须获得作者及本站的同意。

“我听懂了,贵州发展大数据确实有道理”,习大大6月17日在贵州考察时说的这句话,你看后会困惑吗?

此前也一直纳闷为什么大数据能在贵州搞起来。印象中贵州是个好吃好玩的地方,青山绿水不像是配大数据的菜啊,怎么也应该是高楼林立,节奏如梭的城市吧。恰巧6月初作为随行人员实地体验了一次,才渐渐拨开迷雾。

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近年来中央给贵州下了硬指标,既要快速增长又不能污染环境。这对于能矿依赖的省份来说真的好难啊,粗放型经济发展被掐死了,那只好另辟蹊径,选择增长快带动效应强的产业。此时恰逢大数据蓬勃兴起,于是一拍即合。

地利。这一点应该是独占优势。地质结构稳定,相比同纬度气温低,空气质量好,这对建数据中心是绝好的条件。贵州借此大力宣传,吸引大家来黔建机房,尤其是长江经济带上的。虽然数据中心只是大数据中的一个基础部分,但是这成了贵州很好的切入点。

人和。政府推大数据最好是一把手工程,因为要协调的部门太多了,触及的利益也太多了。敏尔省长(截止发稿时已经是贵州省委书记)此前一直在浙江任职,贵阳陈刚书记此前在北京任职7年,分管过科技,分管过中关村。贵州领导班子流淌着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血液。然而,贵州方面谦虚的认为真正的“人和”应该是大数据人才的集聚,当前他们也正把人才引进和培育作为重中之重来抓。

第一步便与政务改革不期而遇

政府推动一个产业的发展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政策、资金、项目?对于大数据,还有一个利器,那就是政府数据,然而“数据从哪里来?数据放在哪里?数据谁来用,怎么用?”

(1)数据从哪里来——政府有哪些部门就有哪些数据,打开任意一个省级政府的网站,那里的部门机构列表俨然就是政府数据的一级目录。

(2)数据放在哪里?——数据由各个部门的系统产生,存放在各个单位的机房。

(3)数据谁来用,怎么用?——可以跨部门交换使用,企业和个人也可以申请使用。

于是问题落脚在如何让各部门把数据拿出来。解决这个问题等同于打破部门壁垒,这可是历次政务改革的难点。从以往经验来看,行政手段强制推行会遇到很多问题和阻碍。贵州此次借大数据的东风走出了一条别样的路子:能收的收,该放的放,考核与评比双管齐下。

收了哪些?贵州把数据连带对应的业务系统都收了起来,将各部门的系统迁移到云上。此举或有两层用意,一方面各单位的机房空了,“系统是我的”这种所有权的概念被弱化了,另一方面尽可能避免了后台修改数据这类非常规操作。

放了哪些?系统依然由各部门主导,乃至系统的迁移仍由原建设运维团队负责。省政府也不强制要求开放哪些数据,开放标准自行制定。

考核与评比双管齐下。贵州年底会对各部门共享数据的使用率等指标进行考核,最重要的是将部门一把手的考核与之挂钩,考核力度比以前更大了。同时,部门间横向比较成为了有效的催化剂。想必哪个部门都不想落得最后一两名,在危机意识的驱使下,开放的数据将会越来越多。

产业离不开市场 市场离不开公司

上面谈到的这些事,不全属于政府职责,于是贵州政府参股成立了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这样的政府平台公司,云上贵州云平台就由该公司牵头建设。在贵阳,“云上贵州”的标语如影随形,路旁、公交、的士,无处不在。如果把贵州大数据产业看作是一栋综合大楼,那么地基是各类基础设施,包括数据中心、有线无线网络、北斗导航设施等;裙楼是“云上贵州”系统平台;应用是裙楼上的建筑。

云上贵州系统由阿里巴巴提供飞天云技术支持,是一个政府和企业共用的云平台,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在https://www.gz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