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谷”大构想:贵阳大数据走向何方

此外,贵阳市也正积极利用中电高新结合行业资源、技术、渠道优势,打造ICT领域的创新商业模式、行业云计算数据中心。

在中电振华董事长靳宏荣的眼里,发展新材料新能源主导产业,把产业链、价值链从中低端到中高端的转型升级,源自其看好贵阳大数据产业、对贵阳打造“中国数谷”有着深刻的战略认同,也是中电振华布局贵阳大数据领域的美好诉求。

笔者了解到,在建设服务器规模上,贵阳的中长期目标是30万台,目前贵阳云计算中心已经超过2万台规模,贵阳高新翼云机房也已于9月1日正式投产运营。

联动形成百万坐席2000亿元的全球呼叫中心

贵阳市新建的观山湖区外围,西南环线与花溪大道交界处,27亩大小的占地区域内,是贵阳大数据服务外包及呼叫中心示范基地所在。

笔者看到,一个现代化的高档写字楼楼群,从上到下,根据大数据产业链条,分成了不同的办公格局。

单从硬件规格和外观判断,此处数据服务外包和呼叫中心所在,其透露出来的现代化气息,跟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亦不相上下。

这些都得益于贵阳大数据产业格局思维,贵阳也正按照“产业聚集,联动引领,配套完善,快速发展”的要求,为贵阳大数据内容中心和服务中心不断输送战略决心和战术信心。

在贵阳大数据服务外包及呼叫中心,记者看到惠普快信企业的员工忙碌着,他们与北京华唐教育集团、上海积分通以及贵州省电子商务协会等企业员工一样繁忙,上述企业已经正式投入运营,TCL品牌OTO综合展示办公区、黔龙泰达综合区等也在紧锣密鼓地布局中,拟入驻公司有亚马逊、阿里巴巴、百度等企业。

届时,企业数量和呼叫服务坐席的大幅度提升,也将成为贵阳“中国数谷”另一个风景线。

根据贵阳的规划,整个示范基地可使用面积将达到2万平方米以上,形成呼叫中心坐席约4000席,入驻华唐、积分通、贵州省电子商务协会、黔龙泰达、捷视飞通、TCL等大数据、服务外包及呼叫中心企业,已引进30家以上电子商务企业在经开区注册落户。

这只是开始,按照规划的规划,三到五年后,贵阳将形成20万坐席规模的呼叫中心产业集群,带动50万人的就业,联动黔中经济区六个市州和贵安新区共同打造“全球呼叫·贵阳服务”品牌,最终形成全省100万坐席规模、带动就业200万人,销售收入2000亿元。

“贵漂”背后的大数据人才储备

从事计算机信息化研究近30年的徐晨,把妻儿留在北京,独自一人到贵阳,成为一个从“北漂”到“贵漂”的典型案例。

“贵州把发展大数据产业作为实现后发赶超的创新性产业方向,对有志于这方面的人来说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徐晨告诉记者,这是他忍痛在妻儿和事业方向,做出决策的动力之一。

徐晨所在的贵州智源信息产业孵化基地,已经注册的70余家企业里,像徐晨这样的“贵漂”有100多人。

上月,贵阳发布《贵阳大数据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显示,目前贵阳大数据及关联企业已超2000家,人才近13万人,约占贵阳市人才总量的22%,仅上半年就新增大数据产业注册企业1270家,集聚人才超过2万人。

上述也是贵阳为打造“中国数谷”引进人才缩影,此前,贵阳就已经出台《贵阳市高层次人才认定暂行》,鼓励符合条件的国内外大数据领军企业家、海外高层次人才、院士、国家级专家学者、“千人计划”专家等到贵阳工作或者创业。

此外,贵阳还制定实施《关于加快大数据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服务外包及呼叫中心产业人才培养规划》等专项政策文件,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进行战略储备。

未来这些产业将在“中国数谷”聚集和实现

9月中旬,由贵阳市委宣传部、贵阳市网信办主办组织,40余家全国网络媒体记者对中国数谷贵阳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参观采访。

两天时间里,通过参观贵阳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大数据交易中心、贵阳服务外包和呼叫中心、高新区联合智造众创空间、贵阳众筹金融交易所等,走访招商贷、货车帮等大数据企业,贵阳发展大数据产业,打造“中国数谷”的战略各个节点,无不在记者们面前展露无遗。

通过“感知大数据、体验大数据、应用大数据”的直观演示,以及对各个大数据产业园和基地深入采访,记者了解到,贵阳通过大数据产业发展产业规划和贵阳“中国数谷”战略等,对各个产业的聚集效应在贵阳不仅明晰,而且正在紧锣密鼓地布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