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的痛点与四大类型的解决方案

随着物联网,尤其是窄带物联网的发展,很多“智慧城市”的应用开始显现,诸如智能路灯、智能井盖、智能抄表等应用已经在部分城市普及落地。

但是在实际洽谈“智慧城市”的过程中,是否会感觉没有完整的物联网“产品体系”呢?是否总感觉抓不到政府管理的痛点呢?本文试图对“智慧城市”所包含的解决方案进行四大类的分类梳理。

500538223_wx

一、痛点:正在生病的超级城市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的城市化进程都在加快,我国更是规划了4个全球城市和11个国家中心城市,进一步提升超大型城市对于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

城市化的进程对城市经济、资源利用、生活质量、时间成本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而随着城镇化以及人口不断增加,超级城市的病症日益凸显,急需有效的治理手段。

一是人口挑战。截止2016年,我国城市人口已达到7.33亿,超过了总人口数的50%,其中全世界十大千万级以上人口的城市,我国就占据了七席,庞大的人口,如何和谐共生在一个城市群中,他们的就业、娱乐、生活等方面的基础需要如何得到有效满足,都是带给城市管理的一个巨大挑战。

二是交通挑战。大城市高峰期的交通状况令人苦不堪言,北上广平均通勤距离在15km以上,北京的平均上班时间更是达到了53分钟之长。除了粗暴的限行限号以外,有没有更加科学规划交通的方法呢。

三是城市废弃物挑战。我国城市废弃物快速增长,数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人民日报》曾报道北京的日产垃圾1.84万吨,如果用装载量为2.5吨的卡车来运输,长度接近50公里,能够排满三环路一圈。

上海每天生活垃圾清运量高达2万吨,每16天的生活垃圾就可以堆出一幢金茂大厦。而这还只是增量,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堆存量已经超过80亿吨。

更加要命的是,垃圾处理技术缺乏。我国近70%的垃圾的处理方式是填埋,全国城市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超过5亿平方米,每年经济损失高达300亿元。

四是污染挑战。城市空气污染成为城市居民健康的头号威胁。据WHO统计,全球空气污染指数从2008年到2013年已经提高了8%,全球只有12%的人口生活在空气质量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健康标准的城市

据耶鲁大学统计,中国的空气质量排名位居全球倒数第二,绝大部分地区PM2.5值超标。绿色GDP也被纳入了各级政府的考核标准,能否用物联网技术帮助城市应对污染挑战呢。

五是公共资源挑战。十九大报告里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大城市中不平衡的公共资源分配已经造成了公众在教育、医疗、服务、出行等方面的极大的不满意感。如何借助信息化平台,让公共资源能够更快捷、公平的分配到每一个普通居民手中,对城市治理也同样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二、“智慧城市”顺应时代而生

正是在超级城市生病的大背景下,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智慧城市出现了,其在全球范围的部署给各城市带来了实际的效益,包括GDP增长,失业率降低,生活质量以及安全健康提升。这使得城市管理者能够实现科学决策,精细管理,快速响应,并提升城市竞争力。

截止到2016年底,我国已成立277个智慧城市和3个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同时,全国100%的副省级以上城市、87%的地级以上城市,总计约500多个城市已提出智慧城市发展计划或在建智慧城市,占世界智慧城市创建总数的一半以上。

然而,尽管申报积极,但当今大多的“智慧”城市并没有达到目标要求。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城市,应该具备四大功能,八大领域,使得城市更加融合与一体化,更好的相互融合协作,实现价值最大化。在本文中,我们试图将超级智慧城市的功能一一讲述下。

三、“智慧城市”的五大特征

一是提升市民生活品质。“智慧城市”应该构建起智慧的民生服务体系,实现医疗健康、就业、公共安全、教育等智慧民生服务信息的数据开放、共享与融合,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给与市民公平、平等使用公共资源的机会。

二是提升城市治理效率。“智慧城市”应该更好的发挥信息数据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利用信息化技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构建统一的城市数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