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大数据战略与规划思考

中国IDC圈2月15日报道: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呈现出跨越式大发展的格局,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应用,大幅提高了社会的生产生活效率。移动互联网的应用降低了互联网的接入成本,增加了互联网的覆盖广度和深度,加速了各行业的互联网化进程;物联网的应用让“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了更加精细化、动态化的生产生活管理,提高了资源利用和生产力水平;以大规模并行计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为特征的大数据应用,使得大范围快速分析和智能预测成为可能,将革命性地改变政府机构和企业管理的运行模式;云计算的发展将大幅缩减创新工作的成本和周期,加速社会的发展进程,有利于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新生态。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这标志着大数据战略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也是继《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下发后,有关大数据的发展目标被再次写入国家重要文件。国家关于大数据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将全面推动我国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加快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推动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健全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加快建设数据强国。

大数据在我国已具备了从概念到应用落地的成熟条件,迎来了飞速发展的黄金机遇。大数据将在打造社会治理新模式、经济运行新机制、民生服务新体系、创新驱动新格局、产业发展新生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行业都能够从大数据中获益,率先发掘出数据核心价值及相关性的企业更容易抢占市场先机。互联网企业凭借自身优势早已在大数据领域精耕细作并获益良多,甚至已开始将大数据作为一种商业新能源,提供实时、深度的洞察营销、资源整合及定制服务,不断拓展自身发展空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商业银行也须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历史机遇,将大数据战略纳入“十三五”规划,予以统筹规划并大力推进实施。

大数据战略思考

互联网金融生态的蓬勃发展、信息技术的快速变革与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给传统银行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银行自身的经营理念和模式、信息处理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商业银行应该从“数据—应用—人才”三个层面构建大数据应用体系,全面整合集团数据资源,充分发挥数据资产价值,增强业务创新能力,加速推进银行转型发展。

以数据为基础,充分整合数据资源

商业银行经过多年信息化建设已经积累起海量的金融业务数据,这些精确、高密度的金融业务数据始终是银行最基础和最核心的数据资产,价值挖掘潜力巨大。在此基础上,数据范围还将不断进行扩展:一是扩充银行现有信息系统中数据采集范围并延长保存周期,比如,对客户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应用上的行为信息进行采集和分析、对CALLCENTER中的语音信息进行识别、分析和提取等;二是要充分整合海内外商业银行以及集团附属公司的数据,构建全集团的数据视图;三是在安全合规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银行外部的数据服务,并从这些外部信息中发掘商机,寻求新的价值增长点。

以应用为驱动,深入挖掘数据价值

数据的价值体现在应用。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区别不在于他们拥有海量数据,而是在于前者能够通过大数据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并直接应用到业务流程之中,以充分发挥其数据价值,从而形成了独特的竞争力。商业银行如何发挥自身数据资产的价值,关键在于应用。基于大数据平台及应用分析能力的构建,商业银行应结合业务发展战略,在客户服务、精准营销、产品创新、信用评级、欺诈监测、流程优化、经营管理等业务领域中选择适当的业务应用场景,逐步推进大数据技术应用,同时配套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和业务流程变革,从而带来大数据价值发挥的全面突破和提升。

以人才为核心,提升数据分析能力

商业银行作为传统行业,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持续发挥银行数据资产的价值优势,推进银行转型发展。还需要在企业文化、业务流程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革新和加强:一是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的变革。银行需要大力塑造数据导向型企业文化,鼓励创新型价值观念,善于用数据说话,运用数据分析结果指导决策。二是业务流程优化。银行需要不断优化产品研发流程,更加敏捷高效地适应快节奏的大数据时代,真正做到业务与技术的高度融合,才能让数据产生价值。三是分析师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分析师队伍的建设是大数据战略的关键,只有培养自身专业化的分析师队伍,持续提升大数据分析和挖掘能力,银行的大数据平台才能够为业务转型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