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人才暗战早已打响,中国企业落后了多少?

坦白讲,这些线上课程和一天式的线下培训,离培养出人才还有点距离。不过这样下去的话,黄仁勋培养出10万深度学习从业者的计划可能会很快实现。

所以,英伟达和FB、谷歌最大区别就是,后者盯上了科技创新的红利,而英伟达盯上了跟风期的红利。今天人工智能人才的争夺,暂时只存在于大公司间对顶尖人才的争夺。

在高校课程还没彻底普及时,英伟达DLI培育出来的有企业证明背书、有基础技能的深度学习从业者,就可以填补这些缺口,最重要的,向所有企业普及GPU。英伟达目标清晰,一切行为都以“让GPU更好卖”为最终目标。

国内企业:人工智能大战,别输在战备阶段

再看国内企业,令人意外的是几乎无一有这样的企业内部培训机制,只有百度在今年和一些高校展开合作,用共建实验室、共享数据等方式推行人工智能教育的“企校联动”。而其他企业最多是开放一些平台,几乎没有公开宣传过类似忍者计划等等的内训机制。

其中的原因也不难理解,或许是现如今中国人才竞争太过激烈,公开宣传内训机制反而会引来他人挖角甚至“卧底”;又或许是我们习惯了KPI文化,不知道该怎么给企业内训这件高成本的事定转化目标,一些大企业不同事业部、部门间的竞争也注定了无法将知识共享;最糟糕的情况,可能就是我们在机器学习方面的人才太过紧缺,根本无法负担起内部培训、知识传承这种事。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我们都应该反思,国际上人工智能的赛场,表面上是拼的新技术、发论文,可背后却是一场人才储备的暗战。看着硅谷一批批的华人工程师,难道吸引他们的仅仅只是海外企业的光环和高薪?国内企业极差的内部学习氛围和单一的晋升渠道,多多少少要背上一锅。人才流失还不是唯一的损失,技术只集中在一小部分人手中,更会让企业陷入被动的局面。

只希望,下次再搜索“人工智能培训”时,霸屏的不仅仅是流水化生产的培训机构,也能看到有中国企业承担起知识传承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