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欠薪需要大数据支持

中国IDC圈1月22日报道,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明确将全面实行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制度,严厉查处拖欠工资行为,努力实现到2020年基本无拖欠的目标。

每到年关,总会有一系列与“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有关的措施出台。这一方面说明,政府部门对此问题高度重视,但从另一视角看,年年发文治理,也说明这个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状况?过去普遍认为缺乏狠招、惩治力度不够,如今看来,只有狠招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些技术层面的改进。此次《意见》中明确提出实行农民工实名制管理、推行银行代发工资制度等,就是从技术层面着手的新举措,效果值得期待。

当然,所有微小的技术改进要想形成合力,还得基于一个共生的土壤,那就是大数据。大数据的商业价值让人憧憬,大数据的政务价值同样巨大。以上海为例,上海目前已建立起所有入沪建筑企业的大数据库,全市建筑工程不分大小,农民工工资必须每月按规定期限在线支付;哪家拖欠,劳动监察部门不只在线实时监察,还会将其自动纳入监控黑名单库,到年底,一系列综合惩罚手段还要对失信企业再算一回总账。如此一来,企业欠薪失信的成本会增高,相比“恶意欠薪入刑”,更有威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