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数据平台 智能化或破解共享单车治理之困

共享单车

不到一年的时间,共享单车在各大中小城市布局,一方面满足了短距离出行需求;另一方面造成了“单车围城”的困局。共享单车给百姓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今年8月,交通运输部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共享单车发展持鼓励态度,也对参与者提出了新要求。目前,多地已先后出台管理办法或暂停新增投放的“限令”。业内人士认为,“限令”可以控制总量,而要解开违规停放的“结”,仍需疏堵并重。智能化手段的运用与线下运维能力的加强,或许可以缓解“乱象”。

9月9日,现场堆积如山的共享单车。中新社记者 李进红摄

“小单车”带来“大变化”

去年9月,可以共享的智能单车在北京率先亮相,几个月之内摩拜、ofo、一步单车、永安行等各色单车遍布广州、上海、成都、杭州等城市的街头巷尾。截至今年7月,全国各地投放共享单车总共约1600万辆。

《指导意见》中提到,我国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快速发展,在更好地满足公众出行需求、有效解决城市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构建绿色出行体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推动了分享经济发展。重庆交通大学教授王健测算认为,同样一条车道,一个小时,公交车可通过2800人,而共享单车可通过7500人,因此共享单车对交通缓堵功不可没。

作为共享单车第四个进军的城市,成都以积极的姿态,让新事物快速发展。成都共享单车迅猛增长,累计注册用户已超千万人次,日均使用频率4.5次。“共享单车对交通出行有没有好处,老百姓欢不欢迎?不能急于下定论。作为城市交通管理部门,我们对共享单车是从观望、了解、再到主动服务的过程。”成都市交管局局长李文胜说。

“小单车”确实带来了“大变化”。作为全国私家车保有量前列的城市,成都的拥堵情况有了较明显改善。“成都今年约有150个施工路段,我们本来预判拥堵程度会加剧。但共享单车出现后,预期的拥堵恶化没有出现,甚至有所缓解。”成都市交委副巡视员王增勇表示。

王增勇说,目前成都日均有400多万人次使用共享单车,与公交运量相当。全市拥堵时长、里程都有不同程度下降。随着单车使用比例越来越高,电动车占比逐步下降,尤其是过去屡禁不绝、非法运营的“黑摩的”消失了约80%。

共享单车还进入了政府机关大院,成为公车改革后出行的“接力棒”。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大院等28家省直机关划定共享单车停放区,供机关干部和办事群众使用。据ofo运行平台统计,自6月上旬开展共享单车进机关以来,共享单车平均利用率达90%。

管好单车需“绣花功夫”

新生事物从来都是发展与问题相随。目前成都单车投放总量超过120万辆,和很多城市一样,上下班高峰,许多地铁站口、公交站周边堆满了单车,侵占了行人道路。节假日,一些热门景区甚至“单车围城”。

今年3月初,成都市交委、城管委、公安部门联手,率先发布《关于鼓励共享单车发展的试行意见》,形成政府、企业、使用者齐抓共管、有序使用的“共享”服务体系。ofo西南大区负责人周伟国告诉记者,开始就是由企业投放,没想到政府很快响应,主动询问企业建议、管理的问题和政府可以提供哪些服务。

为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成都市交委、交管局、城管委还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共享单车管理的工作方案》,全国首创了“3+7+N”会商制度:市交委、交管局、城管委3部门,联合五城区及高新区、天府新区共7个区以及共享单车运营企业参加的会商制度,及时解决共享单车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会展中心周边有单车乱停乱放现象,请及时派人处理。”这样的信息,ofo成都经理何众的手机微信群里几乎每天都会收到十几条。

微信群是成都治理共享单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成都市交管局副局长刘荣生和城管委市容秩序管理处处长李健手机里,记者都看到了“共享单车管理群”,上到各区主管,下到片区民警、城管、单车企业运维人员,形成了“上下联动”的一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