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双刃剑” 监管部门或成最大数据中心

金融科技 大数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要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

监管部门有关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金融科技迅猛发展,有效提升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和便捷性,同时也加速了风险外溢,成为当前监管中的薄弱环节。长期来看,监管科技发展亟待提速,且首先要推动大数据的标准化,这是进行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运用的基础。科技水平的提升会促使监管手段更趋智能化。未来金融监管部门将成为数据化的管理机构及金融体系中最大的数据中心。

 金融科技“双刃剑”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认为,金融风险在过去一段时间一直困扰中国经济的发展,现在整个金融体系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并没有达到最好的效率,且过去一段时间,各种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导致了新问题的出现。在这种情况下,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应该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

金融科技是把“双刃剑”:一方面,降低了金融服务门槛,提升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另一方面,金融科技驱动形成了金融新业态,改变了市场行为,加速了风险传递。

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峰指出,金融科技本身的金融属性决定了其有很强的风险特征。目前的风险主要包括:一是来自金融科技自身的风险,主要表现为技术风险更加突出。由于金融科技广泛运用后,一旦技术本身出现问题,会影响整个金融体系,从而引发金融风险。此外,大数据在采集、转移、使用过程中有可能产生风险,影响整个金融体系。二是金融科技蕴含造成金融体系风险加大的因素。一方面,金融科技使得金融风险更加具有隐蔽性,传播速度更快、影响范围更广。另一方面,金融科技使金融业“脱媒风险”加大。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监管套利风险,具体表现为不同监管机构之间的监管套利和跨国的监管套利。

科技提升监管效率

截至目前,金融科技给予各方的观察周期还比较短,全球监管者还在谨慎观察和跟踪了解金融科技的发展进程和趋势。加快发展监管科技,成为全球各国需要面对的新课题。

央行于2017年5月成立了金融科技(FinTech)委员会,将强化监管科技应用实践作为丰富金融监管的重要手段,明确提出要提升“对跨行业、跨市场交叉性金融风险的甄别、防范和化解能力”的具体目标。

银监会信科部此前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检查分析系统(Examination &; Analysis System Technology,EAST)。该系统包含银行标准化数据提取、现场检查项目管理、数据模型生成工具、数据模型发布与管理等功能模块。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通过积极运用监管科技手段,开展行业统计监测、产品登记托管、信息披露、第三方合同存证、信用信息共享等一系列工作,为有效监管和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专家表示,金融科技工具箱里的工具都可以用作监管科技使用。大数据也好,人工智能也好,算法也好,甚至区块链也好,都可以被监管拿来作为工具进行监管,基本可以做到同步跟踪。

银监会信托部主任邓智毅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以EAST系统为例,其在实践中已改变以往主要依靠现场检查、手动翻阅卷宗的原始、低效检查方式。“通过EAST系统等先进科技的应用,我们可以对隐藏在数据海洋中的蛛丝马迹进行追踪,用机器代替人去挖掘问题,用机器学习的算法去分析风险。”

孙国峰对记者表示,区块链是监管科技中重要的技术之一,能帮助监管层及时获取基础性信息,化解影子银行风险。“区块链技术有望改变金融数据报送流程,其去中心化、开放性、信息不可篡改等颠覆性优势,使得监管当局在第一时间就能看到所有的业务信息,然后进行加工处理,形成监管数据和判断。”

监管部门或成最大数据中心

监管人士坦言,中国的监管科技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未来监管科技的发展将和金融科技一样更趋专业化、细分化。监管科技应用也将由金融机构的合规和风险层面拓展到对系统性风险的识别与监控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