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管大数据探索共享共治管理

中国IDC圈3月1日报道:通过与深圳交警等数据对接,征信机构前海征信得出这一结论,这意味着,交通失信人的金融行为会受影响。

2015年9月以来,深圳交警开放了部分市民与非机动车重点交通违法数据,与第三方征信企业合作建立征信系统。业内认为,深圳交警尝试将其公共数据开放应用,是推动社会参与交通管理的最新尝试。

国家大数据战略早已提出,《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2015年9月公布。深圳市“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要落实国家大数据战略和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要加快制定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建立统一完善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和数据开放平台,加大公共数据资源交换与开放力度,完善公共数据资源的社会化应用体系”。

摆在深圳交警面前的重要课题,是如何整合与开放大量交通数据,为开放式大数据交通管理模式革命到来做好准备。按照深圳市交警局情报中心的愿景,所有政府部门应共同建立大数据平台,打通“数据烟囱”,形成“开放合作、共享共治”场景。

南方日报记者 李荣华

新变经验决策让路数据分析

深圳市交警局经历了三个重要发展阶段,自上世纪80年代特区成立到上世纪90年代,是交通管理1.0时代,那时是人工管理为主。1997年,深圳交警推出全国第一套电子警察,交通管理进入2.0时代。2013年至今,“互联网+”等业态出现并深入社会神火,深圳交通管理开始以大数据为支撑,尝试让更多领域的业务嵌入,3.0时代来了。

尤其是今年开始,随着情报中心的成立,深圳交警的警务模式开始从决策者经验判断为主,向大数据分析结果为主转变。

情报中心成立伊始找不到借鉴对象,没有成熟模板和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做的时候才知道到底哪些数据适用。

深圳市交警局情报中心民警邓伟军告诉南方日报记者,情报中心目前应用领域主要是决策、预判和打击。

情报中心在掌握大量数据之后,通过整合分析,发现现象和规律,提出关键建议,给到相关部门,由他们组织行动。“情报中心与指挥体系是背靠背的,情报中心是大脑,不去执法,而是指挥手和脚怎么动。”

数据量小的条件下可以精确计算,而大数据则能更好面对混杂,把握宏观态势。比如,深圳有350多万辆机动车,如何迅速掌握危化品车、小车、临牌车、套牌车(尤其是教练车)、强制报废车的使用情况?

任何交警不能凭个人经验做出准确判断,而大数据可以很快给出答案,这改变了以往的工作模式。

传统的交警传统路边设卡查车,好似守株待兔,有车路过卡口就查,没过就查不到。现在则是精准打击,什么车违法就会被锁定其活动范围、时间,打击成功率更高。深圳警力严重不足全国闻名,情报中心也因此推动交警警队勤务调整,使得更多警力投入到重点、难点工作上。

关键大数据建设前提是数据开放

2015年以来,深圳交警推出一系列耳目一新的大数据分析产品,最受公众关注的是“十二星座酒家排行榜”,经深圳交警官方微博发布,多家媒体关注。

深圳交警对2012年9月至2015年8月前查获的2795名酒驾人员的星座进行排行后发现,天秤座、处女座、天蝎座上榜,成最爱酒驾的三个星座,白羊座为最不喜爱酒驾的星座。

上述案例算是交通宣传成功案例,只是大数据浅层使用。大数据对城市管理的提升有三方面蓝图:一是数据整合,把跨行业、跨部门的分散的数据集中起来;二是数据挖掘,通过数据分析获得决策信息;三是根据数据分析变成可操作的行动,以指导决策。

大数据应用需要保证数据库库存量足够大,也要保证数据分析反应速度足够快。现状是,政府部门内部存在“数据烟囱”现象。部门或系统内数据采集之后,交流传播渠道严重滞塞。

情报中心现在的目标是拟将交警部门内部、公安内部管理数据整合,进行存储、计算和分析,“现在我们像海绵一样,对数据是多多益善。”邓伟军称。

深圳市人大代表杨勤分析,大多部门因利益和懒政思想,担心数据开放会惹麻烦,拿在自己手里更放心,“缺乏共享勇气和精神”。而且,政府公共数据开放在公开和保密这对矛盾上交织多年,密与非密界限模糊,并没有在《保密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法规上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