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涅槃:2017年数据分析十大新趋势

这是一个数据“爆发式”增长的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积累了很多信息,囤积了大量数据。不少企业选择建立数据仓库以及大型的数据智能分析系统,依赖数据进行决策。但是,我们拥有的数据是“真实”的吗?通过数据分析的得到的结论一定是“事实”吗?

数据分析

如何应对“后事实”时代?

无论是去年结束的美国大选,还是轰动一时的英国脱欧事件,几乎所有的预测建模算法都在预测时“马失前蹄”;美国大选的时候,所有竞选人提出来的事实和数据有79%的是假的……大数据时代,数据本应该是带来事实,带来真相的,大数据分析带来的好处也不可否认,但我们发现原来很多听到的、拥有的数据都不一定是正确的,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相信数据,不太相信“事实”,而更倾向于内心的情感和客观形势,这样导致决定个人行为的因素不是主观情感,而非客观事实。我们已经进入“后事实”时代。

那么如何应对“后事实”时代对数据的不相信、不确定呢?Qlik大中华区总经理潘应麟先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潘应麟先生认为,企业应该注重数据素养的培养,以便更好地完成数据分析、数据探索这方面的工作。所谓的“数据素养”应该包括对数据清晰的定义和如何对数据进行操作;还有就是分析,过去我们分析历史数据,很少去做太多的预测,因为需要专门的人才进行预测,成本较高;最关键一点就是讨论数据,数据结果和数据分析的关系需要进行论证,这样可以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可视化能力的发展。

总之,数据素养的培养帮助企业从简单的、片面的数据分析到一个信息供应链的分析,未来的趋势就是所有的企业和IT公司都应该将可视化概念从“仅限于分析”向整个信息供应链转变。

2017年大数据分析十大趋势

潘应麟先生认为,从“后事实”时代向“数据化”时代演变的过程,是“凤凰涅槃”的过程。他分享了2017年大数据分析十大趋势,十个趋势引领我们形成“数据化”意识。

可视化概念将从“仅限于分析”向整个信息供应链转变,形成情境驱动的可视化。

新技术的出现意味着新的机遇。可视化分析作为一个传统的优势,不是单单停留在分析层面,会覆盖整个的信息供应链。

语义学进步将把大数据焦点从规模转向组合,实现大数据向大洞察的转化。

对数据的定义、对大数据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对于培养数据素养有一定的好处。不同来源的数据组合可以重复共用,带来更加可靠的数据分析以及更大的数据价值。从大数据的量变成一个数据的规模组合,会带来一个很不一样的概念,也会对整个可视化的环境带来不一样的变革。

2017 年,云端部署率将达到50%的引爆点,但分布不均衡。

过去传统的BI存储是企业内部的,内部的数据仓库也越来越多,但2017年很可能是云的爆发点,很多企业客户都在云上进行部署。但无论是从全球还是国内来看,都存在地域差异。比如一些国家对数据的安全性、保密性非常严格的时候,云部署会遇到一些阻碍。2017年应该有50%以上的企业会把云作为他们前端或者是企业仓库方面的部署。

2017 年,智能增强将把“先进分析”转向“超前分析”。

过去企业里面很多数据科学家想要用数据进行预测,比如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预测,这些都属于数据分析中的线性分析,2017年这些分析会变为超前的分析。所谓超前的分析,就是将科学家开发出来的数据模型、数据算法,运用到可视化平台中,从而帮助他们做分析和探索。

2017 年,物理和数字世界将在分析中交汇。

数据信息化的过程中,在虚拟的环境下做分析时,跟物理世界的交互比较少。pokemon go这个软件就把我们数据分析、数据世界和实体世界结合在一起。中小企业在这方面会有越来越大的发展,比如地理空间、物联网的推行,会慢慢地对实体世界的分析提供很多非常有用的情景,这可能是2017年一个很重要的发展点。

自服务可视化成为提供给所有人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