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背后的个人隐私与大数据

在2016年10月18日晚上最后的总统候选人辩论时,大众不仅关注辩论本身,也同时在关注以推特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数据分析公司实时收集用户的言论,再把结论发给大众。辩论刚刚结束,结果就已经出现:和特朗普有关的言论中,带有负面情绪的内容占了62%;和克林顿有关的言论中,带有正面情绪的占了54%。

美国大选9

社交媒体的互动特性使收集观点和预测投票变成了常规的实时活动,两个阵营都在收集各大社交网站的数据,分析每一次发布的转发和评论,再仔细考虑下一次发布的措辞。在了解选民信息和倾向的基础上,竞选团队和选民甚至可以深入地一对一沟通,从而加深彼此关系,并获得更多选票。

2012年,《自然》杂志上的一篇论文证明,社交网站上的用户在政治倾向上,会受到自己网络好友的影响。对于争取那些还没有决定要投票给谁的选民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识别用户之间的社交关系,带动那些摇摆者投向某个方向,也是重要的竞选策略。

偏离选举的初衷

两亿多投票选民的个人信息和爱好倾向,在大量计算设备的加持下,够得上“大数据”的标准。但是它能做出正确的决策,能给人们带来想要的领袖吗?人们只是希望如此罢了——大数据并非预言家,也不是万灵丹。

人们总是一厢情愿地认为已经收集到了足够多的数据,就足以反映世界的全貌,但事实并非如此。事物之间的隐秘关联甚至难以被意识到,当然并不会被全部收集和分析出来。

美国大选10

即使能够收集选民的数据,也不意味着会得出准确的结果。在科学实验中,为了得出客观的结果,观察者不应该介入系统当中,但选举过程并非科学实验,而对数据的挖掘和展示本身也会影响到整个系统。每次预测的变化都会引发大量媒体报道和社交网络话题,这些话题会影响选民的投票意愿,继而又影响预测算法的结果。这样的效应可能会导致整个系统都偏离了方向。

最重要的是,以数据驱动的竞选策略,可能会偏离选举制度的初衷。通过对选民分类来区别对待,让政治变得更像是商业化的营销活动。Facebook在两年前的一项实验证实,可以通过控制用户接收到的信息流来操纵用户的情绪。当总统竞选在社交网络上全方位展开时,其实是在诱导选民社交圈的社会认同;曾经以“为民众赋予权力”为基础的民主制度,在对个人隐私的窥探下,可能变成针对个人的行为操纵。人们以为是自己做出了选择,但其实只是坠入了精心设计好的罗网。

美国大选11

今天人们对网络生活的态度、对信息工具的依赖,以及对网络渠道的重视程度,都和四年前不能同日而语。信息技术正在影响我们思考和做出决策的方式,而“影响他人”也已经有了全然不同的含义。

这让2016年的总统大选,变成了全新的开始。政客们和他们的竞选团队固然会更了解选民们的个人信息,但也会更清楚民众的愿望。数据虽然提供了更多诱导大众的工具,但也让政客们更多受制于民众真正的需要。

候选人们已经意识到,他们所身处的世界,信息正在变得更公开透明。技术搭起了桥梁,让候选人和选民不再是彼此陌生的概念,政客们将会更认真地考虑民众的想法,而选民们将会更乐于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应该是双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