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亿元代工巨头转型上“云端”

编者按:代工巨头的转型,深刻地告诉我们,企业要做强,真正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必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广达的一个“转”字,值得我们关注。

  我们在出口加工的路上已经走了很长时间,如果我们众多的企业,仍然满足于那种没有自主品牌,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的状况,仍然习惯于做别人的“加工车间”,那么风险就会越来越大,前路也会越来越窄。我们必须在“自”字上做文章,走自主创新、自有知识产权,自主创造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路。

  像广达这样的“庞然大物”,转型有很大难度。一是转型之初,产值可能会下来,增长会减速。这个问题,不但一个企业有,我们不少地区也碰上了。一定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不计较一时的快慢,不囿于眼前的得失,下狠心向“自”字、向“高”处转型。二是“转”,就会与诸多代工时形成的管理经营习惯发生矛盾冲突,就要适应自主创新背景下的新规则、新方式。我们不少企业对代工长袖善舞,而对“自”字当头的许多新做法新套套不很擅长。这同样是一个“转”字,是观念、方法的转型。这两条,广达的转型都值得借鉴。

  本报讯(黄勇娣 张晋洲)一个年产值超2000亿元的代工巨头,正在悄然转型上“云端”。今年上半年,松江区产值大户广达集团实现产值892.7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00多亿元,效益却随着企业上马“云计算”水涨船高,上半年累计实现税收3.67亿元,是去年全年的76.9%,预计全年亩均税收可接近100万元,比去年翻一番。

  以广达集团为首的笔记本电脑加工产业链,是松江制造业的一张名片,全球每三台笔记本电脑就有一台产自松江。去年,广达集团实现工业产值2106.69亿元,占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78%。然而,作为一家典型的代工厂商,产值看着挺高、分获利润有限,广达集团也常常受到“发光不发热”的诟病。随着各类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公司利润率还在逐年下降。多方因素作用下,广达集团今年已将3条生产线从松江转移到重庆,今后还可能有15条生产线将转移。

  伴随着“内迁”,广达已在集团内部进行组织调整,扩编云端部门,在松江基地正式启动“云计算”计划。目前,广达“云计算”已集聚900名研发人员,其中200名布局上海,700名在台湾,可以在服务器、存储器、交换器等“云计算”领域提供技术服务,其客户则包括谷歌、微软、亚马逊等国内外诸多大型公司。

  同时,广达斥资在上海成立了云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云计算相关的信息咨询、科技开发、软件研发及销售业务。根据规划,这家围绕“云计算”的新公司,第一步主要针对百人以下的企业提供虚拟服务器、内存、硬盘空间及备份等服务,目前在松江设立的第一条“云计算”产品生产线已投产,月产值约在11亿―12亿元。尽管眼下规模还不大,但其利润率却远高于普通的笔记本电脑等产品,目前约为16%左右。按此测算,仅“云计算”业务就能为松江当地带来约4亿―5亿元的年税收。

  据透露,广达将根据客户需求,在松江增加有关 “云计算”产品的生产线,将“云计算”相关产品的比例逐年提升至10%左右,同时逐渐将传统产品的生产转移到重庆等地,实现松江生产基地的产品结构调整。松江区委书记盛亚飞认为:“将低端的转出去,高端的发展起来,产值虽然降了一些,但效益提高,税收增加,这正是松江制造业转型的成功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