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手机:看上去很美 终端厂商处境尴尬

尽管当下云手机厂商各自口号喊得响亮,但用户并不买单。受制于种种条件限制,目前云手机仍处于概念阶段。

智能手机市场方兴未艾之际,云手机作为新的概念走进消费者的视线,但正如天语董事长荣秀丽所言,“任何一款新产品的推出,都要经历一个逐渐被消费者认知的过程。”目前云手机对于用户而言,也仅仅是看上去很美。


云手机、云存储、云服务,仅凭这些新名词就已经让消费者云里雾里,摸不清头绪。当下,“云”成为企业标榜自己的最时髦名词,在采访中,多数业内专家对《通信产业报》(网)记者表示,云手机的炒作远大于技术创新。“用户对云手机的追捧,大多是因为新鲜感,而非真正了解或看中云手机功能和云服务。”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尽管发展云手机的方向不容置疑,但就目前而言,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云手机仍然处在概念阶段,手机的“云”时代尚未到来。

炒作过头就是“浮云”

7月28日,阿里云计算携手终端厂商天语公司,以天语W700为原型机,共同推出国内首款搭载阿里云OS的云智能手机。阿里云手机通过免费提供一个最高可达100G的云存储空间,用户可以用来同步联系人、短信、照片、通话记录、便签等。用户可以直接调用多种应用,而无需把软件下载安装到本地。

 相比于阿里云手机的100G云存储空间,华为云手机Vision拥有DBank网盘提供的160G的存储空间,同时可以实现PC、手机和平板电脑多个平台的信息同步备份和擦除。并推出“手机不怕丢”、“精彩随心甩”、“内容随身带”三大业务。

 “现在谈云手机其实更多的是在炒作概念。”中兴通讯执行副总裁何士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大部分消费者对智能手机的概念都没有完全接受,谈云手机还为时尚早,当智能机未来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之后,云的概念才会变成现实。

业内资深分析师王斌也认为,云手机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就目前上市的云手机而言,基本上只是提供了通讯录等文件备份和同步服务,目前很多厂商言必称云,也只是在为消费者购买手机找一个时髦的理由。”

目前国内云手机理念并未走出智能手机范畴,相比之下,苹果的iCloud理念则更进一步,iCloud延续了MobileMe的服务,同时具备了与阿里云、华为云同样的云端同步功能,免费向用户提供5G的存储空间,但从苹果购买的音乐、应用程序和电子书等不占用存储空间。

更为创新的,苹果发布了每年收费24.99美元的iTunesMatch服务,该服务通过扫描用户存放音乐的硬盘,让用户可以通过任何苹果设备收听iCloud服务器中符合匹配条件的音乐。应该说国内手机厂商在创新方面还无法与苹果匹敌。

用户不买账

尽管当下云手机厂商各自口号喊得响亮,但在本报记者走访中发现,消费者对此并不感冒,有用户提出疑虑:“云手机号称有各种云端应用,有内置地图,还可以网上购物,但现在的智能手机下载应用后不一样能够完成这些功能吗?再说虽然有上百G的云存储空间,但动辄就资料同步,如果用3G上传,流量费谁能付得起?”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向云存储空间调取应用时,产生的庞大数据流量会让用户吃不消,而且随时获取数据对无线网络的覆盖和负载量要求极高。”业内专家徐帆向本报记者分析道,当前3G网络覆盖和容量都相对有限,如果大量用户调用云数据,网络承载将达到饱和状态。无线网络中静态速度最快的WLAN网络覆盖还并不完善,移动网络速度达不到要求,即使是速度最快的WCDMA网络,大部分地区的速率理论值还是7.2Mbps,相当于每秒不到1MB的速度,实际中速度更低,如果访问上百G的数据,用户调用数据的及时性得不到保障。

从淘宝商城中云手机用户评价不难看出,内置应用过多而且无法进行卸载,成为消费者对阿里云手机最大的抱怨。阿里云手机内置了口碑网、手机旺旺和阿里云地图定位等阿里巴巴旗下的全部应用。徐帆认为,目前云手机大多是将云应用和云服务提前内置,没有推出更具自身特色的服务,在手机服务的本质上并没有变化。

此外,云端的安全性也一直受到内业人士的质疑。在今年4月,索尼公司遭受到黑客攻击,导致7700多万用户的姓名、电子邮件及登录密码等关键信息被窃取。有证据显示,入侵索尼数据库的黑客正是利用了亚马逊公司的EC2云计算服务而发起攻击。

从目前来看,米聊等应用都具备了自动与通讯录匹配的功能,而云手机是否会造成更多的用户资料泄漏,也成为消费者的忧虑。而更明显的问题是,大量数据业务的使用,对手机电池的续航能力要求更高,目前云手机还没有为长时间使用数据业务而特别设计。

终端厂商处境尴尬

随着电信运营商语音业务收入的不断萎缩,其势必会加大移动数据网络建设的力度,致力于提供更强的云端计算能力。8月31日,中国电信正式发布天翼云计算战略、品牌及解决方案,并计划于2012年正式推出云主机、云存储定系列天翼云计算产品。

云服务的大规模应用迟早会到来,徐帆表示,各电信运营商、终端厂商及互联网服务商无一不想尽早进入这个舞台,率先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为日后的爆发打下基础。而最终掌握话语权的还可能是苹果、谷歌以及微软等拥有操作系统的服务提供商,他们把持着云服务的入口。由于拥有管道和强大的云计算能力,电信运营商将是未来云计算服务能力的主要提供者。

而终端运营商能否通过云手机客服其在云端的先天不足?此前三星研发的Web-Centry云服务项目,有望将于9月推出最终成果,而HTC的Sense服务也正处于在国内试运行阶段。

尽管如此,终端厂商的处境将是最为尴尬的,他们多数是与云服务提供商合作,为其提供贴牌手机,借此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而当网络环境越来越好,终端硬件的功能会由云端强大的处理能力所完成,市场对手机终端的硬件性能需求会越来越低。“所以如何在移动云计算时代来临之前,调整好自己的方向,是终端硬件厂商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徐帆说。

王斌则认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云手机时代的到来本质上是一体的,移动互联网本身就是建立在云端的,都是通过云端服务器提供各种计算和存储服务,显然这并不是智能手机的方向,而是移动互联网的特征。从目前来看,各手机企业只是硬件制造商,不具备互联网、软件服务的经验和能力,这将是终端厂商面对云端服务的最大难题。

■观点

云手机企业前行受阻

由于种种条件限制,云服务的大规模应用短期内难以实现,云手机企业遭遇重重困难,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和终端制造商将面临严峻挑战。

首先,互联网服务商与其花费大力气在Android上进行深度定制,不如将自己的精力用在把特色服务做到极致,让自己的服务可以运行在多个操作系统上,甚至做一个横跨多系统的壳系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摆脱操作系统对自身服务的束缚,让用户离不开你的服务而不是下面的操作系统;第二,对于终端制造商,未来的环境可能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虽然未来手机业不会像PC业一样,但在云计算时代,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将不是大家所关心的,反而是外观设计、触摸屏质量以及价格才是制造商的重点所在,所以终端制造企业要么加大这些方面的研发要么只能投下巨额成本与电信运营商或互联网巨头在云计算提供能力上一较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