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数据中心到了不得不“绿”关口

 

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人类在近两年产生的信息数据暴增。这也给传统的数据中心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如何通过硬件设施应对挑战,支撑新技术和新概念?2011年9月15日,由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牵头,中国数据中心产业发展联盟主办,中国IDC产业联盟网共同承办的“2011中国绿色数据中心技术大会”解答了这些疑问。本文撷取部分嘉宾的演讲精华,以飨读者。

现在中国要求PU小于1.5,如何做到PU小于1.5呢?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文章:

第一,在数据中心里面优化空调系统和气流组织。以前的数据中心也叫信息中心,用的都是普通的机房空调,能效比是很低的,最低要求是2.0,一般都提供2.5,最高是3。具体地说,一个千瓦能产生2.5千瓦能,如果有1000平米的数据中心需要1000个千瓦的电,也就是1000万热的时候,需要400千瓦的电来带动这样的制冷。现在改成水系统,包括美国,大于2000平米的机房都改成水系统了。传统的高能效比5.6,现在世界上更高的技术,8到9的能效比。通过冬天自然冷却、热回收和磁悬浮,都可以把能效比上升到8到9.6。

第二,通道,什么情况下适合冷通道,还有热通道。只需要把冷热通道做好了就可以了。只有大于16度以上,才需要局部高密度。

第三,精确送风,现在的精确送风不是简单的水泵,或者是用水的系统控制水的温度,这需要很多电路,对每一个负荷都要进行跟踪,然后得到最佳的压缩机的功耗。

第四,配电,从去年开始新建的数据中心就很少再买传统的UPS,这方面的业务在欧洲萎缩的特别厉害,欧洲模块机的生产商增长相当快,传统业务衰减厉害。未来配电系统,一个是UPS,向模块化UPS和高压直流方向发展,一个是高压发电机的利用,数据中心越建越大,如果再用低压普通的400伏的发电机会产生很多问题,再一个是大集中供电,以前2(N+1)的方式,现在已经搞成就近式供电。不太适合动态增长,因为你的电缆都已经被固定住了。

如何优化配电结构?传统的UPS需要高压进来,到开闭站,再到低压配电柜,再到UPS,再到服务器电源管理,线路比较复杂。现在直接到变压器,变成380后,直接到模块机,可以给服务器一号供电,那边可以给服务器二号供电,这边模块机里边是480KVA。所以节省了大量的导线,动态增长就比较容易,可靠性较高。

用传统的UPS,任何一个部件坏了整个UPS就停了。现在要求机架式的,可以单独使用,现在德国可以做到1000千伏安一个模块,我国只能做到40千伏安一个模块。所以动态增长性比较好,维修也很简单。

第五,照明技术,一个是智能化,一个是LED。法兰克福的数据中心,有两点很突出:一,全部都是带马达的灯;二,使用声控和红外技术;三,没人时,电压会自动降下来。原来是220的电压,现在降到180,保持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