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FM李天放:从硅谷到北京

创建一个自己喜欢的团队,一起做一件有趣的事情(TechWeb配图)

从硅谷高薪软件工程师,到创新工场的孵化项目,再到计划FM创始人,李天放经历了多重角色的转变。

“计划FM功能上有点像豆瓣同城?”

“如果说豆瓣是一个event list,计划FM更多加入了社交的概念,打个比方,豆瓣是活动数据提供者,微博是社交关系平台,而计划却是基于数据、人际、传播上的一个集合体,更多的是一种合作关系,现在大家看到的计划FM只是一个雏形。”

“从创新工场出来,你认为自己最到的收获是什么?”

“创新工场是一个非常棒的孵化平台,聚集了业内知名的导师指导创业者。收获呢,主要是在创新工场这半年,完成了从一个软件工程师到创业团队负责人的转变。”

从创新工场毕业后,计划FM开始单飞。现在每周都有大概500场左右的活动,参与者以圈子内的爱好者或者私人发起的小聚会为主。

ABC的创业经

李天放是个人们常说的ABC(American Born Chinese),在美国读完大学之后,去了微软,做了一段时间的软件工程师。用他的话说就是“做了三年的中产阶级”。然后加入硅谷创业公司palantir的早期团队。2010年初回国,在朋友的创业公司做顾问,2010年10月作为唯一一个有海外创业背景的团队加入创新工场助跑计划。又是偶然的机会,又被“非诚勿扰”了一回。

“其实一直在做尝试,现在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这个项目上。”李天放说。

从创新工场毕业后,李天放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计划FM“这个社交类活动平台的创业项目上。

写计划的方式去发起活动

让用户犹如写计划一样,把自己会参加或发现的活动分享给大家,可以是自己和谁吃饭、约会、看电影、玩桌游,也可以是去参加某个行业论坛、沙龙、组织、旅游等。总之就是写下自己的计划,找寻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一起参与这些活动。另外,“计划”更有行动性,我们会做各种工具,让参加活动更容易,更有趣,让“计划”的活动真实发生,而不是停留在互联网上。

”活动本身就是个社会化极强的事情,网站也融入了一些流行的SNS元素,主要是和新浪微博互动,通过微博报名,然后以活动为话题进行交流、分群组等。“李天放这样定位计划FM。

理想中的创业初期团队

李天放为项目设计的创业初期团队:2-3个工程师,每个都可以做前端,后台,架构,和移动;1个UI 和UX都能做,可以做html和css的设计师;1个除了编程之外什么都能做的人;0个测试,因为测试90%自动化,剩下10%大家在试用产品中自然的去做;0个产品经理,宣传推广这是每个人都该去做的事。加在一起不超过5个人。

5个人以下刚好可以避免三件非常低效的事:开会,管理,和中午吃饭的时候因为人多找不到座位。

FM的未来如何“计划”

“网站后台是自己用了三个月搭建起来的,活动主要是注册网友主动分享,我们很少会去干预内容。目前团队很精干,服务器是自己搭建的,其他的基本上没有多大开支。现阶段要做的就是让更多的用户知道这个平台,也会不仅仅只在北京、上海两地开展相关活动。” 李天放认为项目并不急于融资。

对于这个活动,李天放的好友盛大创新研究院的文飞翔做过分析:就活动本身来看,当活动信息足够多的时候,广告也是一部分。此外,如果可能的话,对于参加特定活动的用户群进行数据分析,针对性地推送和Push相关的信息,也可以作为尝试。当然,活动类网站也完全可以发起自己组织的各类活动,比如针对本网站上的用户兴趣小组等,采用收费的方式组织活动也是可行的。

计划FM上线活动界面(TechWeb配图)

 

写给身边朋友的话

Life is too short to be bored!

好的计划可以让我们多跟朋友们聚在一起,

多尝试一些有趣的东西,

多认识一些人,

多学一些新知识。

时间是我们最稀有的资源,

但很多时间是在寂寞或无聊中度过的。

我们的长远目标是帮大家发现并实现更多的计划,

减少无聊与寂寞,

让生活变得更丰富。

————————————————

计划FM:http://jihua.fm/beta

李天放微博:http://weibo.com/tstyle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