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合并:英特尔欲重演后来居上?

近日,英特尔宣布将对公司的四大部门,即上网本和平板电脑部门、超级移动部门、移动通信部门和移动无线部门进行合并,组建该公司全新的移动通信部门。目的不言而喻,整合资源,全力杀向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市场。

业内知道,以2007年苹果iPhone和2010年苹果iPad作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发展至今,作为这些终端设备核心之一的芯片,英特尔可以说一直是个缺席者,因为在这些领域中,基于ARM架构的芯片,凭借着功耗的优势占据着将近90%的市场。而这两年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需求的飞速增长和传统PC增长的放缓,令业内认为,英特尔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之际,已经落伍了,产业的重心已经发生了逆转。而ARM也对外宣称,自己在移动设备市场上的统治地位必然会使英特尔公司采取利基战略。

笔者实在没有搞清楚ARM所宣称的英特尔的利基战略究竟指的是什么,但一个年营收是其100多倍的企业,相信它所在的市场绝对不是什么利基市场。其实,业内对于ARM与英特尔的比较一直存在着一个误区,ARM只是向相关的芯片厂商,例如三星、高通、德州仪器等这些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生产芯片的厂商出售自的IP,自己并不生产芯片,而英特尔则是研发、设计、优化、生产等全部由自己来做,所以这种比较是否具有可比性,比什么?比IP授权?二者根本不是一个商业模式,比通过各自商业模式所获得的营收和利润?那ARM连英特尔的零头都不够。从这个意义上讲,英特尔进不进入ARM占有90%的市场,对于英特尔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所以业内(包括ARM自己)所谓ARM与英特尔的比较,更多还是通过ARM授权IP的芯片生产厂商与英特尔的比较更准确。如果是这样的话,英特尔又处在怎样的位置呢?

据IHS iSuppli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英特尔今年总收入预计将达496.85亿美元,相比去年的403.94亿美元大幅增加23%,大大超过全行业15.9%的平均增速,市场份额因此达到了15.9%,位列全球芯片企业营收的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是三星,全年收入292.42亿美元,同比仅增长3.0%,市场份额落后英特尔6.6个百分点,德州仪器排名第三,高通排名第六位,NVIDIA在第17位。笔者在此所举的这些厂商,它们的生产的基于ARM架构的芯片均是在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市场占有市场份额较高,例如高通据称占有这两个市场5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其营收却只有100多亿美元,相比之下,英特尔的营收是高通的将近5倍。当然,这还是在今年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增速远高于传统PC市场增速的情况下。

也许有人会说,笔者举这些事实与英特尔进入移动互联网,或者说目前在移动互联网中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有何关系呢?当然有,因为这为其进入移动互联网赢得了时间,而且是充足的时间。按照上面的营收计算的话,所谓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芯片市场表现最好的高通,在英特尔未来没有任何作为,且高通依旧保持2011年增速的话,也至少需要5年的时间。更何况随着云计算的兴起,作为其基础设施的数据中心的需求会更加旺盛,而英特尔会得益于这种旺盛,在服务器等市场仍旧会保持高速的增长,以弥补传统PC市场增长放缓所带来的损失。而且相关的统计显示,到2016年,传统笔记本市场需求也会增长,且绝对出货量仍然大于目前风头正劲的平板电脑。这些都为英特尔全力杀向移动互联网市场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另外,尽管智能手机在这两年获得了飞速的增长,但据TomiAhonen咨询公司最新公布的研究数据,目前全球智能手机普及率仅为10%。由于这次研究的数据来源于Netsize Guide、Informa、Google以及Ipsos,范围涉及42个国家,覆盖了全球手机用户的72%,所以还是具有相当的代表性。而之前另一家统计机构的统计则称目前全球智能手机的普及率率在26%左右。不管是10%,还是26%,都说明目前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并不高,即便这些智能手机全是基于ARM架构的话,也还留有70%—90%的市场空间,这也为英特尔未来在这个市场留出了足够与ARM争夺的空间。

除了客观上为英特尔进入移动互联网市场赢得了时间和空间之外,英特尔自身也在不断加快进入的步伐。据称在明年的第一季度,基于英特尔芯片的智能手机将分别美国和中国市场,而Ultrabook在弥补传统PC市场增速减缓的同时,将会对现在的平板电脑造成一定的冲击,进而让英特尔找到一条对抗和进入平板电脑市场的途径。

更重要的是,从英特尔发展历程看,其向来有后来居上的传统和先例。例如在1980年—1990年间,英特尔首次进入PC市场,当时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产品还是VIC-20和Apple II,而在1990年—2000年间年代早期,英特尔首次进军服务器市场,当时Sun和IBM的RISC架构是该领域的主导;在2000年—2010年间,英特尔进入进军高性能计算(HPC)市场,当时也是IBM和Sun的RISC架构是主流,但时至今日,英特尔已经牢牢占据着PC、服务器和HPC三个市场的主导地位,并成为其营收和利润的核心。

笔者在此发现一个规律,英特尔后来居上都是在某个产业发展的初期,且都是以10年作为一个周期,而今年是2011年,恰又是一个周期的开始和产业发展(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初期,恰又在这个产业发展的时间点上,英特尔杀奔而来,那么它会一如之前那样,在移动互联网重演后来居上的历史吗?笔者在此不敢妄想定论,但过往的历史至少证明了英特尔总裁兼CEO保罗•欧德宁(Paul Otellini)所言的,英特尔不惧任何对手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