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热捧网络课冲击了谁

目前,有媒体报道,通过MOOC(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免费学习全球知名大学课程,正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在中国大、中学生中风行。一些学生像追美剧一样,追国外顶尖大学的公开课视频。

面对MOOC的冲击,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实在有必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是不是还在沿着夕阳工业结构的方向办教育?

日前,有媒体报道,通过MOOC(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免费学习全球知名大学课程,正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在中国大、中学生中风行。一些学生像追美剧一样,追国外顶尖大学的公开课视频。有学生甚至感叹,“如果没有网络公开课,我的大学生活可能就毁了”。

对于中国高等教育来说,学生的感叹到底是一种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矫情,还是变革势在必行的预兆?

云计算、大数据、人机交互等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使得整个世界在近几年连接得更加紧密。伴随这些技术成长的新一代,渴望通过在线平台舒适地学习与互动。当前,计算机网络正以加速度冲破教室、教学楼以及距离的限制,将知识传播到更广泛的人群之中,对建立在工业革命基础之上的整个现代教育体系和教育方法,构成巨大冲击。一旦认清这样的形势,上述问题的答案实际上不言而喻。

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传统教育提出了许多新挑战。其中,MOOC尤被视为学校及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者——在线教育早已不仅仅是几段远程视频这么简单,它增加了互动、互助、行为评价和诱导等许多新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了几乎不逊色于真实课堂的体验。对此,一些媒体人大胆预言“大学已死”。人们更不由地担心:“大部分教师会不会由此被取代?”

其实,这一问题在电视发明后,就曾被不断提及。一些人认为,电视可以通过播放少数优秀教师的授课录像,淘汰其他大部分教师。然而,从电视发明到现在,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教师队伍不仅没有减少,反而不断壮大。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学习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学生在一个有组织的学习环境中互动,从而使学习成为可能。

由此看来,教师作为一种职业仍然充满着光明的前景,只是师生教与学的方式会发生重大变化。在信息社会中,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模式将会遭到摒弃,取而代之的是多元互动、相互切磋的教学模式。信息的收集、提炼、筛选、综合、批判正逐步成为教师的重要职责。师生将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共同找到创新的钥匙。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线教育的融入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是把教师和学生分离,而是以新的方式把他们更紧密地连在一起。

中国的教育决策者们注意到了这个大趋势。2011年,教育部下达相关文件,规划在4年内建设900门视频公开课。一时间,国内的各大高校摩拳擦掌,相继申请加入视频精品课建设的阵营,陆续推出了许多好课。

然而,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似乎并未形成像“可汗学院”以及斯坦福大学免费教育平台那样的声势。究其原因,除了公开课建设主要由教育行政部门主导推进之外,一些公开课缺乏互动、只注重单向知识传递等问题也不容忽视。从表面上看,这是视频公开课的问题,而实质上其与高校自身的教育教学质量紧密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视频公开课仍然只是高校课堂现状的翻版。

如果还要继续追问,更可追溯到中国教育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结构性失衡问题。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过程采取了两条捷径:一是照抄西方的教育现代化,二是搬出“老祖宗”。改革开放的成就表明,这些捷径的采纳最初是有效的。不过,当我们离起跑线越来越远时,结构性失衡变得越来越清晰。例如,许多大学盲目扩建,楼越盖越多、越盖越豪华,可除了表面的豪华之外,不管是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还是教学设备的配置都远远没有跟上。

因此,面对MOOC的冲击,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实在有必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是不是还在沿着夕阳工业结构的方向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