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镜子》里的科技:不只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电子痕迹

导言:《黑镜子》(Black Mirror)作为近期热播的一个迷你英剧系列,同时引起影剧迷和Geek们的关注。该剧最大的特点是通过多个建构于不远未来科技背景的独立故事,来表达加速发展的当代科技对人性的利用、重构与破坏。

而近期刚刚播出的第二季第一集“Be Right Back”( 马上回来)中,尽管采用了“人工智能”、“复制人”这样的科幻包装,但编剧实则将角度放在了一段时间以来的热词“大数据”(Big Data)上,向我们讲述了一位失去丈夫的妻子,通过丈夫生前的电子痕迹(Cyber Footprint)来模拟“复制”出一个虚拟的人格,并经历了与其交流、相互依赖,最后却不得不因为无法忍受这个复制出来的“丈夫”,依然回到真实生活的故事(人性真是奇怪啊)。

值得一提的是,该集中所包含的多数科技元素其实都是目前业界所努力的方向。而在今天的这篇文字中,笔者想和大家探讨的是,通过目前的技术来实现这些未来展望的种种可能。

依托大数据构建的人工智能

《马上回来》中,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想必就是女主角通过丈夫生前的电子痕迹,来还原其虚拟人格的整个过程。那么这个过程是如何实现的呢?片中给了我们这样一个答案,女主角将男友生前的社交网络记录(Facebook、Twitter等)、电子邮件以及影像视频、电话录音等等一系列电子足迹,全部导入一个定制化的系统,随后系统就生成了一个虚拟人格,与她进行网络文字和电话语音上的交流,并且这个虚拟的人格具有可学习性,可以通过后期的内容增加来进行更加逼真的模拟。

而回到我们当前的现实生活中来,这样一个模拟人工智能(AI)的过程,究竟能否实现呢?无疑,如果数据量足够大足够全面,并且经过充分的挖掘和联系,这个人工智能是完全可能被创造出来的。但这背后需要的大批量的用户数据和数据分析挖掘工作,需要怎样的公司才能实现?我想这个答案必然不会仅仅是诸如Facebook、微博这样的社交网络,因为其中的用户数据面太窄,所记录的仅仅是关于某一用户在日常碎片化时间下的生活点滴,通过这些微小的片段想要模拟出一个实际的人格想必有些困难。如果我们将视角转移,什么样的公司可以做到呢?微软可以吗?

首先,微软占据着全球90%以上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占有率,并且也有着Bing必应搜索积累的被挖掘分析过的网络内容数据保障,这其中就包含了大量的用户习惯数据(不过微软无权私自使用这些用户习惯数据)。当然,仅有微软一家的力量也是远远不够的,通过与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网站的数据合作,加之谷歌在搜索方面的支持,和英特尔在大数据分析所需要的大量计算方面的硬件基础,就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模拟机制。

其实微软也有着自身的大数据应用。去年于美国纽约新设立的曼哈顿实验室,就专注于大数据问题,即大数据如何帮助人们解答社会科学问题,如何帮助人们解答经济学问题,以及它对社会科学与科技的交融意味着什么。有这样一个趣闻,在今年的奥斯卡正式揭幕前,微软研究院的科学家David Rothschild利用大数据应用成功预测了除最佳导演外外的19项大奖结果。

此外,微软也曾以Windows Server以及Windows Azure两大平台作为基础,积极地与Hortonworks Platform和Apache Hadoop这两大目前大数据领域的王牌有着深入合作,建立起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端到端(End-To-End)大数据解决方案。

事实上,微软在类似的领域早有涉足,最好的例子便是我们熟知的Windows Phone应用《人立方机器人》。《人立方》是微软亚洲研究院开发设计的一款基于对象级别(Object-Level)的新型社会化搜索引擎应用,表象是一个游戏,它能从超过十亿的中文网页中自动的抽取出人名、地名、机构名以及中文短语,并通过算法自动计算出它们之间存在关系的可能性。而本质上来说,《人立方》就是一种基于Bing搜索数据和用户搜索行为数据的简单AI产物,简而言之即是使用《人立方》的人数越多,它搜索结果就会越准。这即是人工智能的一个最典型特征——学习性。

此外,随着微软的整体发展战略移步到设备+网络服务(“Device + Service”)上来,运用一个简单的Microsoft帐户即可串起SkyDrive、Office 365、人脉、Outlook、Windows 8 RT/Pro、Windows Phone等多个服务及平台,用户在微软生态下的整体数据变得更加统一,那么这个数据积累的过程不但变得更加容易实现,基于人的数据更加结构化,也带来数据挖掘上更高的效率。

回看Be Right Back中出现的高科技产物

首先便是剧集中出现的这款目测至少4.5英寸屏幕的触控手机,整个前面板采用类似iPhone的单Home键设计(也许这个按钮被设计为虚拟按钮),拥有十分优美的窄边框设计,从男主角正在查看社交网络Feed的时候,我们看到它的整体滚动效果非常赞,采用的UI交互界面十分独特。不过有意思的一点是,它似乎并没有后置摄像头,男主角在拍照时使用的是正面摄像头。

接下来便是这款炫目的笔电,女主角在进行内容传输时,只需要将手机上的内容使用手势拖向笔记本,但尽管这种交互方式在各种科幻电影出镜率很高,并且这样的交互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最符合人类常规心理习惯的,但恐怕目前这样的无线传输方式(加上人体工程化的手势)要实现起来还是有些困难(Palm曾经演示过webOS平板和手机之间如此互动,但结果你们知道了-_-#),我们只能把希望寄托在NFC、蓝牙的继承者身上了。

同时,这台笔电在拥有轻薄外观的同时,还配备了全触控的显示器和键盘,不过这一点(触控屏和纤薄外形)目前已经成为了一个趋势,在当前的第二代变形超极本上有了很好的体现。

当女主角手机摔坏时,采用了这么一个似乎是镶嵌在桌子上的平板设备,来进行云端的数据恢复,那么设想一下,未来的系统升级是否也能通过这样的无线贴靠方式来实现呢?至少现在拥有了类似的无线充电技术,这不诺基亚在去年9月的发布会上不就公布了与Virgin Atlantic合作推出无线充电点的解决方案吗?

最后是女主角工作所使用的这个巨大的彩色墨水触摸屏(从屏幕亮度和清晰度来看,可能是E-Ink电子墨水材质),它采用巧妙的L形,在底部绘制细节,避免画板竖放时的手部疲劳。然后托到顶部,眼睛直视,适合进行构图,双屏之间无缝衔接。

而其实这一点,微软早在2001年就致力于其中,构思如何将物理反应与虚拟环境作结合,以便展现出更有趣的互动功能,而这个产物也就是我们熟知的Surface平面计算机。用户可以舍弃鼠标和键盘操作,直接在巨型多点触控屏上做点选、移动的动作,或者是以手写输入方式进行文字输入。此外,用户可以将手机、PDA等移动装置直接摆放在桌面上,通过内置联机功能与其配对,并将自己的影音、图片做播放或分享。不过由于其成本过于高昂,它始终没有走向普及的程度。

尾声

回到Be Right Back这集的立意本身:科技究竟能不能为我们带来幸福?从我们的Web互联网步入2.0时代开始,社会关于科技与社交网络的讨论与担忧似乎一直没有停歇:是的,科技重塑和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体验,却也在不断地挑战着人类情感和伦理的底线。社交网络拉扯和消费着我们的情感和表达,却又不断让我们开始质疑现实与虚拟社交的是是非非。曾几何时我们期待可以取代漫长邮寄书信的沟通载体,而在凭借微薄等社交网络便能够掌握一个人完全生活动态的今天,我们却发现过度的信息化生活已经让我们无话可说。

那么在期盼科技进步的今天,我们是不是该回头想想,所有科技进步的根本目标是什么呢?套用一句纪伯伦的名言作为结束语: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我们为什么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