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到底颠覆了谁?

在当下关于3D打印的舆论喧嚣中,最接近真相的论调是“充气娃娃”——就像淘宝上卖的充气娃娃一样,图片和广告是一回事,真正上手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拿工业级甚至是科研级3D打印机的成果来想象桌面3D打印机,是一种没有必要的噱头。

此外,的确有无数的科技宅男希望借助3D打印来定制充气娃娃,但事实上一人高的全软胶人偶,使用3D打印的成本在十万元以上,已经足够去日本订购一个高级人偶了——如果找国产工厂的话,还可以定制骨骼、身材和脸型。

470

目前国内被讨论最多的3D打印机,基本是通过开源硬件二次研发制造的桌面3D打印机,售价在五千到两万元之间,基本还属于玩具范畴。这些3D打印机的参数大同小异,基本都是使用PLA或ABS等塑料线材,单喷口固定,承托板移动来完成打印;打印精度理论可以到0.2毫米,但事实上都在0.5~1毫米——这是什么概念呢?

0.5毫米的单层厚度会形成过于明显的横向纹路,斜面就变成了粗糙的梯形,这种精度是无法应用在商业中的,所以我们称之为玩具。这种精度的提升需要硬件的精密性,包括位移的精度和温度、压力的控制。仅仅通过软件来强行执行高精度打印的结果往往是打印失败,得到一坨奇怪的缠绕在一起的塑料线团。

目前此类桌面3D打印机的生产和销售,绝不是3D打印产业的真实面貌。

1 3D打印的三个行业

3D打印并不遥远。在深圳,商用3D打印已经发展了一年多。深圳的3D打印产业主要是三个行业:

1、3D打印机的研发和生产

此前大量媒体报道都集中在此类企业上,其商业模式很简单:生产3D打印机,然后卖掉。 此类企业全部集中在玩具式的桌面打印机上,这是因为:在技术上,我们做不出可以量产的工业级3D打印机来。事实上中科院先进技术所也有自主研发的工业级3D打印机,但难以量产。而这类企业的机会,在于有谁能够从玩具中突破关键技术,开发出可以作为“生产工具”的3D打印机。 (继续阅读...)

2 设计接管生产的时代

在传统观念中,所谓设计,很多人理解就是卖图纸。如果从设计行业的生产工具而言,这个理解似乎也没错。因为设计师的大部分时间确实是在和作图、建模等软件打交道。但从他们工作的对象和目的来看,这个理解完全过时了。 当下主流的工业设计机构,通常自称为“total solution”供应商。他们早就不卖实体的图纸了,而且像管理顾问一样卖解决方案,代理生产和供应链管理,收服务费。 (继续阅读...)

3 99%的3D打印订单是做手板

在教科书上,一个工业产品从最初的技术调研到最后的大批量上市要经历14个环节之多的工业设计流程。 其中有一个步骤叫做“手板制作”,这就是目前3D打印正在商用的环节。 手板亦被称为“首板”,是指在没有开模具的情况下,根据产品图纸做出的若干个产品样板,主要用来验证产品,包括外观、结构和功能。由于最早这种样板只能靠经验丰富的技师手工制作,所以学名“手板”。但是目前的主流是采用数控机床制作的CNC手板,而采用3D打印制作手板在目前是比较前沿的。 (继续阅读...)

4 3D打印会颠覆手板制作公司吗?

既然3D打印这么好,是不是说3D打印颠覆了“手板制作”的环节呢?不是。 因为3D打印的成本太高了。 目前3D打印机的演示,都会打印各种各样的镂空物品来体现其性能,因为这就是3D打印机擅长的,也是3D打印机唯一有可能在成本上具备竞争力的工艺——材料少而结构复杂的部件。加上上面锁具的案例,还可以补充为需要特殊材料的项目。 (继续阅读...)

5 3D打印的中国机会

在对3D打印产业的走访中,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设计公司引入3D打印服务商之后,其拿海外订单的能力大大加强了。这是一个三方皆大欢喜的局面:对于设计公司而言,海外订单的利润高;对3D打印服务商来说,海外大客户的案例使得他们更容易在国内争取到新客户;对这些海外客户来说,中国真是太棒了。 原因很简单,一家美国公司同时找中国的设计公司做方案和样品,加上产品的越洋运输时间和费用,都比在美国本土做要便宜和快速——美国高昂的人力成本和大设计事务所的效率,诚然可以保证做出顶尖的精品来,但对于简单产品或者小规模的试开发来说,实在是太贵了。 (继续阅读...)

6 克里斯·安德森想干嘛?

伟大的克里斯·安德森,前《连线》杂志主编,“长尾理论”“免费经济”等著名的前瞻性商业科技理论的提出者。2009年他毅然辞职去一家3D打印机开发和生产厂商担任CEO。 没有人会认为克里斯·安德森对趋势的判断会出错。而3D打印在中国的现状也并不是说明安德森把3D打印称之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有任何问题——显然,他说的是在美国的工业革命。 (继续阅读...)

7 3D打印的哲学思想

如果说3D打印的哲学思想,似乎有点玄乎。但把3D打印对于工业制造的革命描述为“无招胜有招”是完全没有问题。 3D打印的逻辑是取消所有的工艺环节,直接从图纸到成品。这种逻辑被美国看好,是因为中间工艺环节是美国无法提升的短板。 富士康是最好的案例。即便苹果在美国自己组织工厂,他们也生产不出iPhone来——至少生产不出大家手上这个样子的iPhone。这不是钱的事,而是许多关键的工艺环节的专利和技术都在富士康手里。苹果既没有量产iPhone4背板玻璃的工艺和能力,也没有量产产iPhone5蜂窝铝壳和工艺和能力。 (继续阅读...)

8 被解放的美国人

3D打印并非只对美国人有意义。可以看到,3D打印解放了缺乏技术工艺的美国人。但这个问题在中国同样存在。 谁都知道制造业的中心正在从中国转移到更加廉价的东南亚,所谓的人口红利拐点也喊了很多年了。但对于在工业一线的从业者而言,优秀的技术工人苗子确实越来越少。随着越来越多的成熟技工离开生产一线,“去工艺化”的换代在中国也终将发生——但比美国可能要晚整整一代人。 (继续阅读...)

总结:

3D打印不是噱头,粗糙的桌面3D打印机才是。工业级的3D打印已经和其他制造业的工艺一样,被工业设计行业带入了生产环节。这项商业应用正在成熟稳健地发展。

但是,仅仅解决试错成本较高的产品项目在原型设计上的困难,并不能使3D打印机去“颠覆”某个已经成型的行业。这是因为3D打印所替代的,正是中国制造业的优势长板,3D打印在其中的优势还不够明显。 而完全不具备中国这些优势的欧美市场,无疑需要靠“去工艺化”的3D打印来重振制造业。

综上所述,对于中国的创客来说,想用上3D打印很容易,要投身其中还得好好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