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的成就和危机感,Whatsapp们的故事背后

今日,Whatsapp被Facebook收购,50名员工,创业4年左右,0广告收入0市场费用,4.5亿用户,每个用户每年付费1美元,160亿美元被收购,平均每工员工支持超过3亿美元价值。而且1999年,WhatApp的两个创始人去申请facebook 的面试,被拒绝了,后来创办了WhatApp。看到这里,我默默地在朋友圈发了句,请善待你身边的每个工程师和创业者。这是硅谷的传奇,也是一个时代的传奇。但是从这次收购背后,也能看到Facebook移动时代面临多大的危机和紧迫感。

昨天在一个讨论农村金融的微信群里,很多人对于现在农村市场主要的金融机构邮政储蓄表示强烈的不满,认为如果外地务工农民都学会使用微信或者支付宝,那么像邮政储蓄这样农村金融市场主要的银行机构就该走开了。事实上,从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到北京银行,都在开发或者支付宝这样的机构合作互联网金融业务,他们已经意识到了变革和危机感。同样,支付宝这样的机构也一样面临危机,正如现在网上众多文章预言余额宝或者类似的互联网金融几年之内必死,以及蕴涵这样那样巨大的风险。而在2月12日,余额宝因为系统升级,导致用户上一交易日收益没能及时显示,就引发网络一片怀疑和吐槽,而余额宝也第一时间通过各种渠道及时通告,并在下午之前就解决了这一问题。不说运营方式和盈利能力,即便这样的一个小小的问题都可能引发一场危机:和传统银行信任危机和挤兑不同,在这一新事物面前,如果10%的用户误解并通过网络赎回,两小时到账这样的承诺将让余额宝面临难以估量的风险。

90后的马佳佳成了网络红人,在中欧商学院讲互联网思维,在万科公司谈怎么做房地产,尽管很多人说她的实体店事实也很冷清,尽管有人说马佳佳就是另外一个凤姐或者芙蓉,但是90后的她通过社交网络,宣告了自己的存在和成功的可能性。我的一个朋友在安徽和浙江的交界整了几万亩地,做畜牧养殖,有机的农业和各种农产品,去美国跑了一大圈没有打得感触,在微信上泡了段对互联网思维和马佳佳们敬畏的很,现在正在寻找怎么把互联网思维和农业产品结合的机会,免得辛辛苦苦多年最终被从外面一脚踢飞,这也是一种危机感。

春节前后各种聚会除了房子孩子创业和找人找机会成为一种潮流,各种类型聚会谈得人都极多,有手机抓着点钱找项目的,有想找人做事情的,有人也没有钱也没有但憋着劲想改变生活的,对传统企业的文化管理的方式吐槽也极多,不管政府的还是外企的,尤其是政府的改革和传统外企的没落,这样的话题也是越来越多。企业该如何管理,工业体制和商业社会的下的制度、规则在新经济面前还适用吗?传统的经济学、管理学都受到了冲击,技术也在模糊着产业的界限,甚至资产的定义,智力开始比投资更值钱,创业开始比打工更流行,带来传统稳定性的规则开始不管用,稳定的地基开始动摇,这又是一种危机感。

对政府管理者、企业管理者、对创业者,对你、对我,都是。这是一个如文艺复兴、工业革命一样巨大颠覆的时代,当打破规则和创造未来的机会那么多,一定会有很多要被付出的代价,以及更多可以获得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