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击癌症上 谷歌X的医疗团队为什么这么牛?

在抗击癌症上 谷歌X的医疗团队为什么这么牛?

上月,谷歌(微博)研发人员透露,谷歌正在研发纳米颗粒药丸,该药片将内有的磁性纳米颗粒送入患者体内血液,以此来探测患者是否患有癌症及其他疾病。早在着手开始研发这款纳米药丸之前,谷歌就已经咨询过了专家萨姆·甘比尔(Sam Gambhir)。

甘比尔是斯坦福大学材料学、生物工程学及放射学教授兼该校癌症早期诊断检测中心的负责人,他是一位先锋研究员,一直致力于找出尽早检测癌症的方法。Google X生命科学团队主管安德鲁·康拉德(Andrew Conrad) 及Baseline项目经理维克·巴贾杰(Vik Bajaj)大约在一年半之前,就已经与甘比尔教授进行了接触。当时,康拉德刚加入谷歌不久,负责管理谷歌旗下研究实验室Google X生命科学部门。

甘比尔表示,总的来讲,他们希望获得一些建议,好知道自己应该尝试哪些试验计划。随着谷歌构建起健康部门,甘比尔便继续为谷歌及其生命科学实验室提供建议。

最终,在谷歌所确定的项目中,其中一个项目意在研发出一款癌症探测药丸,康拉德将其称为“纳米离子平台”(Nanoparticle Platform),该项目于上周曝光。该项目的理念是,研发出一款含有磁性纳米颗粒的药丸,让这些颗粒进入人体的血流,从而锁定某些与癌症相关的分子结构,然后,借由磁特性,通过一款可穿戴设备,来对纳米颗粒锁定的分子结构进行识别。正如甘比尔所说的,这只是活体(指在体内,无需抽血)癌症探测万里长路中的一步。不过,他表示,谷歌此举为此类试验带来的新东西。

对此,他解释道,有部分原因是,谷歌建立了一个非比寻常的跨领域天才团队,包括物理学、化学及生物学等。“他们将很多非常聪明的人聚在一起,而这些人则会从非常独特的角度来思考这些问题。”甘比尔说道。他指出,谷歌还从他自己的实验室里聘用了部分研究员。当然,一些学术研究中心也构建了自己的多学科团队,不过有一点不同,谷歌提供的是一种全新的企业杠杆,旨在迅速将此类产品推向市场。

“学术机构不善于实际产品的研发。研究必须要离开学术领域,走进工业化世界,而大部分的工业应用领域更加专注于治疗而非诊断,更别说是基于可穿戴芯片得出的诊断。”甘比尔表示。

在研发可穿戴隐形眼镜时,康拉德及其团队采取的是差不多类似方法。该产品能够通过眼睛里的泪液对血糖水平进行检测。该产品能够让糖尿病患者在无需去血检测的情况下,对自己的血糖值进行追踪,通过众多第三方的参与,谷歌现正努力将其从概念转为产品。其实,这款隐形眼镜最初是由微软所研发,但真正尝试将其商业化推向市场的却是谷歌。

综上所述,谷歌癌症探测药丸投入市场可能还需要几年时间,当然,前提是谷歌确实计划将该产品投放市场。截至目前,谷歌尚未做过纳米颗粒药丸人体试验。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癌症早期检测研究实验室负责人穆尼什·特瓦里(Muneesh Tewari)表示,要想投放市场,不仅需要进一步研究,在监管方面还将会引发非常重大的争论。他表示,“在血液内,不断并超前进行更多监测,这个理念很有价值,也让人十分激动。但问题是,可行性有多高,需要多少时间。要知道,(这个药丸)现在仍处于相当早期的阶段。”

特瓦里表示,首先,谷歌必须证明这些微粒确实能够吸附在血流中癌细胞相关的分子上,而那款可穿戴设备确实能够准确从这些微粒中读取到信息,以进行准确诊断。然后,谷歌必须要活的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批准。谷歌表示,药丸中的纳米颗粒与核磁共振及其他临床操作时所使用的颗粒类似。但是特瓦里认为,监管安全管理下限或更加严格,因为谷歌的药丸是要用在健康的个人活体身上。

磁性纳米颗粒生物传感器开发商Quantum Diamond Technologies的高级科学家科林·康诺利(Colin Connolly)的看法与科瓦里类似。他表示,“其是否足以安全投放市场还需要验证。与抽血不同,进入人身体内的东西,面临的挑战会更大。”

确实如此。不过,谷歌成立Google X实验室的目的就在于直面这样的挑战。谷歌纳米颗粒项目咨询专家,麻省理工大学教授罗伯特·兰杰(Robert Langer)表示,“在这样的项目上,很多企业才刚刚起步,而谷歌已领先于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