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首个超融合魔力象限和关键能力报告点评

虽然魔力象限已经有很多厂商宣传了,但关键能力,好像我看宣传的不多。

我一般喜欢分享报告原文,只是在文章中做一些简单的要点点评。

HCI的魔力象限原文网上比较好找,大家可以自行百度,我这里也提供一个链接:https://www.gartner.com/doc/reprints?id=1-4QMEPNX&ct=180207&st=sb。

但是HCI的关键能力报告才是我建议大家重点看的,可能外面宣传得不多,不太好找,我把链接放在文后阅读原文链接里了,建议大家收藏。

好,先说回魔力象限这份报告。首先,大家阅读这份报告之前,要了解两个概念,HCI和HCIS。

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 (HCI)指的是超融合基础设施,这里Gartner定位为纯软件的形态。因此,HCI的魔力象限和关键能力都只评价软件能力,因为客户采购的时候都是这么评估的,选好软件后再考虑硬件平台。

而hyperconverged integrated systems (HCIS) 指的是超融合集成系统,包括硬软件,也就是我们市场常说的超融合一体机。一般市场份额和销售收入的统计,都是指的是HCIS,也就是包含硬件的。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一个服务器厂商没有自己的HCI软件,是不能入围HCI魔力象限的,比如联想,但是,在HCIS的市场份额上,联想通过和其他HCI厂商如Nutanix合作,其销售收入会算成联想的。

啰嗦这么多,就是告诉大家,HCI和HCIS在Gartner的定义里差别还是非常大的,这个不搞清楚,你就看不懂这份报告。

这是首个超融合魔力象限的图,我们来简单点评一下。

领导者象限有Nutanix、Dell EMC、VMware、HPE四家。Nutanix是超融合的概念提出者,领导者地位无可置疑。VMware的市场影响力,进入领导者也是无可厚非。HPE收购了Simplivity,在领导者里面也可以理解。但是,Dell EMC为啥也入围了?不是说HCI指的是软件吗?Dell EMC的超融合不就是采用VMware的软件吗?应该都算做VMware啊?这个我刚开始也比较迷糊,但是,后来仔细看相关的说明,Dell EMC虽然严重依赖VMware,但是还是有自己的东西,如ScaleIO,还有容器编排和数据保护等其他软件。而且,Dell EMC基于VMware做了很多联合设计,有自己的软件发布周期。研究报告里面也指出Dell EMC的软件发布常落后于VMware,使得用户不能马上使用VMware新颁布的新功能。

挑战者象限里面有Cisco、Huawei和Pivot3三家。Cisco收购了Springpath,得以入围。Huawei的FusionCube支持的hypervisor--FusionSphere一直就是自研的(虽然其也支持VMware),而且其存储底层也是自研的FusionStorage,因此入围也是情理之中,只是Huawei很少直接入围就进入挑战者象限的,这个是比较意外一些。不过,考虑到Huawei的HCIS的市场业绩,进入挑战者也是名至实归吧,只能说是Gartner的HCI魔力象限发布太晚了。

在报告里面,对于华为的优势写了三点,也许可以看出华为为啥可以直接进入挑战者象限:

FusionCube虽然新近被定位为HCI,但现在已经在亚洲和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的多个垂直领域应用并得到验证。 华为建立了强大的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基础,包括甲骨文,SAP,VMware,微软,红帽和SUSE,使公司能够渗透新市场。 FusionCube云用户案例ROBO和VDI充分利用华为网络基础架构的安装基础。

在远见者象限,只有Microsoft和Stratoscale。Microsoft发布了windows server 2016,有了S2D(存储虚拟化),因此进入了HCI的范畴。

在利基象限,有Scale Computing,DataCore和HTBase。

因此,我们看到HCIS的厂商很多,如果只看HCI,厂商并不是那么多,这次入围的也就是12家,而且基本上每个象限三家,分布比较均匀。

没有入围但是报告里面提及的有:

FujitsuHitachi VantaraLenovo

New H3C GroupSangfor

Red HatStarWind Software

前三家都是服务器厂商,由于缺乏自己的HCI软件因此落选。而中间两家我估计是国际市场份额太小,最后两家,应该是销售额不够的原因吧。

看完魔力象限,我们来看看关键能力,这个对于技术选型来说可能更重要一些。

先看看5个场景下各个厂商的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