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让本科生成为创新精英

科研从本科低年级抓起

科研从低年级抓起,以最新的理念、最开放的资源,给予本科生直面科学研究的过程培养……华南理工大学一直在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从2006年开始,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打破了以往的结果培养模式,强调“学术无起点”,注重本科生的过程培养。他们鼓励低年级本科生前往国内拔尖机构进行科研实践,实习生可凭出色的实习表现和高水平的实习报告获得最高1万元的科研资助经费奖励。

华南理工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王小宁说,华大研究院的团队运营风格是“英雄不论出处”,只要具有足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就能直接参与重大科研计划。王小宁认为,目前大学本科生教育对“基础”过于强调,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他以“赤脚医生念大学”的比喻表明,低年级的学生专业知识掌握得不多,但恰好可以从感性认识开始,通过实践来了解学科里的专业知识。让学生早日走进顶尖研究机构的实验室,实际上是推动他们展开问题和兴趣驱动型学习,激发积极参与科技创新的热情。

校长李元元说:“理念上的思想解放比操作层面上的创新更有意义。”华南理工正在进一步探索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创新人才的运行机制。他认为,这种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模式。学校每年投入100万元专项资金,立项支持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目标

李元元说:“培养敢创新、能创业、会创造的拔尖创新人才,是华南理工大学长期以来人才培养工作的奋斗目标。”

华南理工对学生科技创新的重视和投入是国内少见的。2002年,为了大力扶持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研究项目,华南理工启动“百步梯攀登计划”由学校财政每年拨出100万元支持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自2004年起,学校每年又再投入200万元经费,启动了面向广大本科生的“学生研究计划”。据初步统计,华南理工累计为大学生课外实践创新提供科研经费超过1500万元,资助超过5000个项目,平均每3个在校学生就有1人参与了课外实践创新。“百步梯攀登计划”与“学生研究计划”双管齐下,大学生学术研究创新活动在华南理工蔚然成风。

在华南理工,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内的科研基地全部对本科生开放,校内30多个、校外330多个学生实验创新基地;学校更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完善科学机制体系,创新人才拥有了得以茁壮成长的优质土壤。

在2009年的“挑战杯”大学生校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上,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的董晓燃团队以《金融海啸背景下农民工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28个省区市的调查分析》作品获得特等奖。

在2008年英特尔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3位华南理工学子创作的“基于视觉跟踪技术的残疾人辅助系统”,让肢残人士通过眼珠的移动来轻松地操纵电脑,实现打字、浏览网页等功能,一举捧得了最高奖。

在2007年的中国机器人大赛上,以26个本科生为主体的“华南百步梯队”机器人研究小组,获得了全自主智能机器人第二名。

2004 年,2007 年,2008 年,2009 年,4 位华南理工学生先后以傲人的科技发明成果喜获业内公认的学生界“院士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王迎军介绍,通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华工构建了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创新教学模式为途径,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融科学研究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