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寒冬来临,智能硬件的伪需求正在褪去!

  而硬体不同于软体,往往需要数年的磨练,缺乏这一过程的一些「2VC」项目竞争力很难保障,到头来,只是白白让市场陷入同质化的境地。

  雷海波甚至向媒体坦言,事实上,即便是资本冷却的现在,市场本质上还是不缺钱,只是因为有需求、有综合实力的厂商不多,投资机构增强了对项目的筛选力度。

  「拿到钱的公司会变少,但这些公司拿钱的平均金额很有可能会比以往高」,联想旗下一位投资经理向媒体预测,VC并非不再投资,而是会冷静一点,整体收缩一点,但遇到有积累的好项目,依旧会疯狂追逐。

  智能硬件还有未来吗?

  经历在这一轮调整后,行业乱象将会迎来一个阶段性的终结。这在很多投资人眼中几乎是一个共识。但智能硬件的爆款之路,可能比冷却期更漫长。

  虽然很多投资人对于技术导向的产品钟爱有加,但其对产品的最终定位肯定不可能仅限于技术上。技术直接影响的是「极客」群体,同时这一群体也是当前智能硬件的主要使用人群;但投资人眼中的好产品,目标人群会大得多,甚至就是需要变为大众消费品。

  这也是当前越来越多的智能硬件开始走向线下管道的原因。如若不将定位回归电子消费品,而是作为一个单独的领域加以发展,智能硬件成为爆品的可能性将会更加渺茫。

  「有些人将智能硬件理解为硬体+联网就能变身的新领域,事实上,这种想法也是此前智能硬件频频出现虚火的重要原因。」

  一位行业人士评论称,智能硬件被包装的太有突破性,反而忽略了传统电子消费品行业的最基本要求,沦为鸡肋也是理所应当。

  所谓的最基本要求,即较深的技术、供应链、设计等方面的积累,这在数十年的电子产品发展历程中,一直都尤为重要。而智能硬件大多都是既有硬体产品基础上的改良版,如果一个团队连不智慧的既有产品都做不好,也很难想像会将其改良版做的超出想像。

  意识到这一点的投资机构,也会在评判标准上越来越融入相对「传统」的一些观念。

  而这在评判标准势必会打击一些智能硬件创业者的积极性。但在上述的一位投资经理看来,被筛掉的多是一些抱着试试看、玩玩看的这部分人,「尤其是很多垂直细分市场,没有积累很难成功,希望调整期过后,能留下真正做这些的人。」

  不过,即便智能硬件可能不再被当做一个单独品类对待,但最终,没有人会怀疑现有的这些「智能硬件」领域的未来。物联网的大趋势下,智能硬件会迎来更好的发展,但在物联网时代到来前,能脱颖而出的或许更有可能是那些能把硬体做好的人。

  重回正确思路的智能硬件,不会随着资本冷却而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