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件产业如何突破瓶颈

智能硬件产业如何突破瓶颈

  前不久,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2016-2018年)》(以下简称“行动”),目的在于指导我国智能硬件产业突破现有发展瓶颈。

  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时代,智能化已经成为我国信息产业发展以及传统产业升级的制高点之一,其中智能硬件产业是基础,需要重点关注。

  智能硬件迎来政策利好

  “行动”如此定义智能硬件:具备信息采集、处理和连接能力,并可实现智能感知、交互、大数据服务等功能的新兴互联网终端产品。

  据了解,目前在国际上,智能硬件产业正在蓬勃兴起,并初步形成智能穿戴设备、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车载设备等规模化产品领域。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智能可穿戴出货量为7810万部,智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超过80亿美元,智能车载设备市场规模也在快速增长。

  从技术上看,智能硬件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为基础,不断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方向延伸。而且集成电路、芯片、通信技术、导航等传统电子信息技术面向智能硬件的多元化需求,也在进行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在应用方面,智能硬件产品和功能不断创新,快速向生产和生活渗透。

  我国智能硬件产业与全球同步发展,产品和服务创新活跃,部分产品市场增长快于全球,在智能穿戴设备、智能无人机等领域已经出现世界领先的龙头企业。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计,到2020年全球消费市场智能硬件市场规模将超过百亿台,我国智能硬件产品和服务的总体市场规模可达万亿元水平。

  “行动”提出,到2018年,我国智能硬件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30%,产业规模超过5000亿元。技术上将在低功耗轻量级系统设计、低功耗广域智能物联、虚拟现实、智能人机交互、高性能运动与姿态控制等关键技术环节取得明显突破,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上市企业。

  同时,在国际主流生态中的参与度、贡献度和影响力明显提升,海外专利占比超过10%。建成标准开发、产品及应用检测、产业供给能力监测三大支撑平台,智能硬件标准化及公共服务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布局若干技术先进、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高水平创新平台,创业创新支撑能力明显提升。智能工业传感器、智能PLC、智能无人系统等工业级智能硬件产品形成规模示范,带动生产效率提升20%以上。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产业便民、惠民成效显现。

  三大瓶颈制约产业发展

  中国的智能硬件产业发展前景无疑值得期待,但是从国内的智能硬件发展水平来看,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

  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两化融合研究所副所长许志远看来,这首先表现为产品创新不足。

  目前国内智能硬件主要集中在穿戴设备、健康、家居、交通出行等方面,虽然产品数量和种类较多,但同质化显现比较突出,产品功能也相对简单。部分产品甚至存在“概念大于实用”现象,难以让用户产生较强的使用黏性。

  以较为普及的智能手环为例,据有关机构统计,智能手环用户在佩戴三个月后,流失率高达30%。

  许志远分析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底层关键元器件和软件技术的短板仍然存在,导致产品创新存在较大的瓶颈和依赖性。比如国内大量智能家居WiFi模块的核心芯片都是国外企业提供,国内企业在此基础上二次开发和集成;手环、手表等产品中的低功率MEMS传感器对外依赖度也很高。另一方面,国内企业对产品数据、交互价值的开发力度不够,很多产品只支持数据展示和远程控制功能,智能化水平较低。

  应用较少、应用能力不足被认为是中国智能硬件的另一短板。目前我国针对智能硬件开发的专用应用相对较少,部分应用只是简单复制智能手机的已有模式。虽然消费市场上智能硬件产品初步得到规模应用,但交通、医疗、教育、工业等潜力更加巨大的行业市场基本处于未开发状态。这是因为,一、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二、智能硬件与行业应用尚未打通,产品的设计和生产缺少相关行业标准指导,行业数据的获取和使用也有很大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