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寒冬来临,智能硬件的伪需求正在褪去

  在媒体接触的投资机构中,几乎没有哪家再像以往那样,对智能硬件的领域充满孩童般的好奇。至于机构口袋里的钱,自然也不必细说,尤其在当前资本境况整体不佳的状况下。

  「这一波寒流,可能会持续半年到一年,用观察期来解释可能更好一些。」孵化器太火鸟创办人雷海波告诉媒体,在他眼中这并非坏事,在资本寒流的助推下,智能硬件也将回归硬件的本质。

  也许一开始将智能硬件独立于一般硬件领域外进行考量就值得商榷,「硬件本来就是个高门槛的东西,现在的智能硬件多少显得有些草率。」他说。

  智能硬件的当前情况,和整个资本市场的日益趋冷有着直接联系。事实上,受股灾影响,人民币基金正在观望,美元基金也在放缓,即便谈不上真正的进入寒冬,但投资界已经显得十分谨慎。

  掏钱的人在沉默

  没有了以往那些疯狂的投资人和他们手中的热钱,智能硬件的整体融资规模相应得在下滑。似乎这是智能硬件虚火降下去的罪魁祸首。

  据不完全统计,虽然在2014年中 ??国有近70家智能硬件企业拿到融资,融资总规模约为5亿美元,但这其中能拿到B轮及B轮以上的企业,却几乎没有几家;一位不愿署名的分析人士向媒体表示,「去年相对火爆的投融资情况比较躁,A轮之后一些机构自己都发现了;今年的情况就比较糟了,天使轮和A轮都比想像中困难许多。」

  甚至在投资人之中似乎也已经出现了悲观情绪。在被媒体记者问及智能硬件时,一些投资经理多少显得有些颓然。一位曾关注智能硬件的投资经理向媒体坦言,自己已半年多没看智能硬件项目了,其所属机构这半年也没怎 ??么去碰这个领域。

  而在年初的那次会面中,这位投资经理还侃侃而谈,对包括智能出行、垂直健康等领域充满信心。

  「投资机构还是比较看重何时退出、产生收益的问题,智能硬件当下的形势让人很难有一个好的预期。」在他看来,目前的伪需求太多,这是因为此前资本市场对智能硬件期待过度,使得这个还比较早期的领域变得过于浮躁。

  在小米生态链的一位负责人眼中,智能硬件的爆品难度也在加大,其扩展生态链企业的速度也比去年慢了一些,「细究起来,好企业很少,真正解决问题的硬件企业不多。」

  即便在相对 ??成熟的可穿戴领域,随着Apple Watch遇冷,一些原本看重该市场的投资人也开始重新审视这些产品的未来:这些连苹果都没办法做好的东西,国内的创业企业是否有可能做好。

  热钱已经不再是智能硬件的驱动力。当掏钱的人保持沉默,从业者们也开始真正慎重的去思考智能硬件自身的问题,而这可能比资本因素占据更大的比重。

  靠idea就拿到融资?不再可能了

  据一些业内人士分析,媒体将智能硬件存在的问题分为以下两类:

  1、伪需求盛行。雷海波告诉媒体,现在很多智能硬件团队的产品都是出自于团队自身的意向,缺乏严谨的市场调研和行业认识。一位投资人曾表示,诸如智能奶瓶,如果做这个的团队连一位带过孩子的爸爸都没有,我们不可能相信这款产品有可能解决用户的某些问题。

  基于此考虑,随着这波寒流来临,手环手表、防丢设备、智能插座等伪需求盛行的领域会有大量淘汰的企业。

  2、缺乏综合实力。在此前只要一个团队在技术、设计、模式的某个方面还算可以,就有可能拿到融资;一些孵化器甚至打出了帮助创业团队补缺技术、设计等链条的口号。这也直接导致一些仅仅依靠一个demo甚至idea就顺利拿到融资的情况出现。

  令人震惊的是,一位供应链人士透露,在市场最混乱的时候,在深圳逛一圈就能拿出一款「崭新」的智能硬件产品,「这种产品无非是面向投资人的2VC项目,钱来的太容易了。」

  然而,由于这些团队缺乏核心实力,在拿到融资后产品也趋于同质化,无法将资金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即便此类产品火热,也很容易被新进入市场的巨头冲击,无法形成行业壁垒。

  缺乏综合实力的状况,即便在一些具有一定技术门槛的行业也无法避免。中国无人机厂商极飞科技CEO彭斌向媒体解释,由于先期技术的积累,大疆等厂商已经在无人机领域占据较大优势;后期进入的厂商如果和大疆走一样的路线,几乎很难成功,毕竟,这时候已经落后了对手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