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将至 留给4G窗口期还剩多少?

  “5G还为时过早”这是2015年年初时电信设备厂商的观点。但短短的几个月之后,着手5G已经被认为是正当时,都还在部署4G网络的运营商也开始谈论了5G,或是4G向5G过渡过程中的4.5G。

  按照全球5G的发展规划,2016年开始5G标准制定,2020年实现商用,这意味着2018-2019年就要部署网络,留给4G的窗口期就只有3-4年了。从2013年底发放4G牌照开始计算,4G的部署时间还不到2年,上千亿的投资尚未进入回报期。

  因此,如何有效保护4G时代的投资,以及在享受5G带来的创新发展同时还能够同时运行旧有的2G、3G、4G网络是摆在运营商面前的一道难题。

  

5G将至 留给4G窗口期还剩多少?

 

  5G:不是给4G打补丁

  虽然业界尚未有5G具体定义,但在关键性技术和关键指标已经形成统一。未来5G用户可以体验到10Gbps的速率和1ms的时延。对这个数据不敏感的话,以下载一部8GB的高清电影为例,在5G网络环境下只需要6秒钟,在4G网络环境下需要7分钟,而在3G网络环境下则超过1个小时。

  如此快的网速和低时延正是要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连接需求。根据爱立信的《移动报告》显示,到2020年,先进的移动技术将无处不在,智能手机用户将达到61亿,较今天增长1倍以上,全球互联终端将达到260亿台。如此庞大的连接将不仅仅局限在人与人的连接,更多的是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

  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不仅对网络的容量提出了要求,更是对网络能够提供的连接数有数量级的要求。业界预测到2020年,移动通信网络的容量需求是目前网络的1000倍,连接数将是现在的10-100倍。

  很明显,现有技术无法满足这样的连接需求,而且即使将现有网络简单升级也无法实现这样的连接需求。“大家经常有一种含糊的理解说是不是可以把4G升级一下就可以变成5G。我们首先要强调从技术上是不可能通过升级来达到5G的,不要指望在现有LTE标准上经过一些打补丁升级就能够达到5G的体验。”华为轮值CEO胡厚崑在接受网易科技等媒体采访时这样表示。

  因此,5G技术不是简单的升级,而需要在空口技术和网络架构方面需要有革命性突破。

  对此,爱立信亚太区首席技术官Magnus Ewerbring也向网易科技表示,5G技术一部是基于现有技术的演进,可以完全向后兼容,运营商可以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投资;另一部分相对来说是更加革命性的。

  4G上千亿投资何时迎来回报?

  正如上文所说,5G技术并不是在4G技术上的简单升级,而是创新型的技术。那么,对于4G网络建设进行时的中国运营商来说,现在谈5G是否有些过早?

  2013年年底我国发放4G牌照,运营商4G建设热情一再高涨。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在2014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2015年全年中国电信资本开支为1078亿元,4G将占绝大部分,610亿元用于4G建设。

  中国移动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移动4G资本开支为806亿元,2015年预计4G网络投资722亿元。

  中国联通也预计每年在4G的投资费用会维持在50-100亿的建设规模。

  业界预计2015年三大运营商4G投资将近2000亿元。从国际经验来看,通常3G、4G网络投资回报需要7-8年的时间。运营商4G网络投资才仅仅2年的时间,可以说运营商上千亿元的网络投资成本都还没有收回来。

  因此,5G网络建设必须要考虑到运营商对现有网络的投资。“所以说,5G创新是一揽子创新。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创新,而且商业模式上的创新。”胡厚崑表示,“从商业上一定要有一种很聪明的策略,管理好演进的过程,使运营商投资商业利益最大化。”

  对此,爱立信也认为从运营商角度看已经在之前的技术上做了很大的投资,运营商希望能够将已有的投资能够利用起来。因此,5G技术的演进和革命性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让运营商网络有一个延续性的向前发展,可以实现无缝连接。

  据胡厚崑透露,在网络建设上,欧美和亚洲有很大的不同。亚洲是一个最多元化的区域。不仅有最发达的市场也有最不发达的市场。有些国家和地区还在靠2G网络来解决农村的覆盖问题。那么,对于不发到的国家和地区,运营商可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要2G、3G、4G和5G网络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