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IoT被过度神化,运营商部署LTE物联网已有首选

  沈磊说他个人相信LTE物联网一定会大爆发,只是具体的时间还不能预测。但好消息是,“当前缺失的几个成功要素都已在路上”。比如中国三大运营商正在相关城市做网络部署的试点;汽车或者公用事业、智慧城市等垂直领域的商业模式已初具雏形,上层的应用服务也在高速发展中;芯片和模块厂商对产品的优化和设备管理的能力正在大幅改进。当这几大成功要素都到位之时,相关应用必定会呈现爆炸式增长。

  为什么双模更好?

  说到Cat-M1和Cat-NB1这两个模式,运营商现在基本都处于了解、测试、考虑、规划如何部署的阶段。两者有很多功能是重叠的,但很多时候又是互补的,如何部署成为了运营商最为纠结的事情。那么有没有技术能让模块或终端既能支持Cat-M1也能支持Cat-NB1,从而了却运营商的这块心病?

  下图中深红色代表的是Cat-M1技术,它强调的是移动性和较高的数据速率,但其在网络覆盖和功耗上逊于Cat-NB1;图上浅色区域代表的是Cat-NB1技术,该技术在网络覆盖、功耗、部署灵活性,以及成本优化方面相较Cat-M1表现更好。Cat-M1和Cat-NB1两种技术优势有所不同,因此客户在选择应用服务或者网络部署时,只能根据相关技术优势进行选择,要想精准预测未来3年、5年或15年之后所部署的服务和采用的技术,对于客户来说是很难做到的。

  

NB-IoT被过度神化,运营商部署LTE物联网已有首选

 

  Cat-M1&NB1双模提供最优解决方案

  但是,试想一下,无论将来运营商是否会对相关网络、频段和模式在部署3-5年后进行调整,如果已被部署好的模块能够随时通过升级软件实现自适应调整,这对于用户而言将是极大的便利。沈磊说,尽管双模系统复杂度比单模系统稍高,其模块和芯片的成本也要高。但事实上,这只是单个模块和子系统的成本,绝大部分成本来自于系统部署的环节。因此,总体而言,灵活的实用性可以大幅降低重复部署、动工和升级所带来的成本。

  另一方面,这两个模式也能够部署在4G LTE频段上。目前世界各国在规划部署15-16个Cat-M1和Cat-NB1的频段,绝大部分是中频和低频,这是因为考虑到高频的穿透性欠佳,而低频的部署在一直放大。如果有一个模块同时拥有这两种技术并支持所有频段,那么该模块可以在全球任何应用场景部署。无论未来的网络制式或频段如何调整,该模块仍然可以工作。通过安装一次可以获得十年的工作生命周期,并帮助客户抵消任何不确定性和相关网络调整的可能性,这笔买卖还是划算的。

  更具成本效益的全球双模

  “为什么多模多频手机受欢迎?因为在总体成本控制上,多模、多频是有重大优势的,今后物联网业务的部署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在沈磊看来,做一款全球多模的模块,今天可以销售,三五年后仍然可以销售,在任何一个国家也都可以销售。从研发的投入、物料和成品的库存管理以及销售的准确性来说,可以令模块OEM厂商大为放松;对运营商而言,他可以利用双模多频的模块去对这两种技术进行充分的验证,从而推测哪个生意模式能够成功,这对于运营商整体的成本控制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改变。

  

NB-IoT被过度神化,运营商部署LTE物联网已有首选

 

  全球双模提供更高成本效益

  鉴于Cat-M1和Cat-NB1优势互补的融合,高通推出了为Cat-M1和Cat-NB1定制的多模多频芯片—MDM9206。除支持Cat-M1、Cat-NB1的全球所有频段外,MDM9206还集成了Cortex A7处理器、大量传感器接口、GPS/格纳洛斯/北斗以及伽利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语音/VoLTE功能,并支持Linux/Thread操作系统。不久之前,高通与爱立信以及北美运营商AT&T基于Cat-M1进行了LTE语音方面的测试,一个很小的模块装在手表中,其语音质量非常高。

  

NB-IoT被过度神化,运营商部署LTE物联网已有首选

 

  高通为Cat-M1和Cat-NB1定制的多模多频芯片MDM9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