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造”的文化狂欢 看大数据时代的产业链效应

      在近5年出现的“双十一”网购狂欢节已经成为中国一年中较大的网上购物日,年年递交惊人的销售成绩单,仅以淘宝为例,今年“双十一”期间销售额超过350亿元。而今年初创办的“首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也以45天内吸引2654.3万人、销售额52.3亿元的成绩,成为近期北京文化消费的最大亮点。上述两个节日均有一个特点,它们不是传统佳节,而是“人造”出来的消费节日,而商家所用的营销手法也折射出了当下的消费形态。

从“人造”的文化狂欢 看大数据时代的产业链效应

       集中爆发式营销

       在“节日折扣”的低价诱惑下,本来没有的消费需求被激发起来。而“仅此一天”的口号,更以机不可失的姿态最大量地集中消费者。电商们将传统零售业运用多年的“集中营销”策略在线上发挥到极致,这正是让网购达人们更加疯狂的秘诀。

       今年的“双十一”,电商们的预热促销周期更延长到了一个月。网络、报纸、杂志、短信、微博、手机报、微信……各种媒体上大规模、多方面、多角度、多元化的立体营销,让“双十一”成为出现频率极高的谈资。

       但任何一个节日不可能由一家企业来扛起。事实上,“双十一”这个“人造”的消费节日,由最初挑头的一两家电商企业开始,迅速蔓延到各大电商网站及实体企业的电商系统,随之成为持续5年的固定消费旺季,这是一个资源整合、协同合作和集中爆发的过程。

       而“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的“试水”成功也验证了这条轨迹。在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的牵头下,整个文化行业的资源被激活,主办方推进的文化活动从电影展映到家庭阅读季,从创意消费嘉年华到动漫游戏嘉年华,从工艺美术非遗展到北京艺术博览会,几乎涵盖了各个文化门类,针对北京各年龄阶层的市民均有活动推出,更覆盖了国贸、蓝色港湾、798艺术区等京城六大知名商圈。

       线上线下的融合

       “网购比实体店便宜”“商店看货网上购买”一直是网购达人们的买货心理。但历时5年的“双十一”因过分火爆,遭遇的“快递变慢递”“假折扣”的质疑也一直没断过。今年“双十一”期间,部分电商一早就打出了“效率”和“诚信”牌,而另一部分,则开始走向和线下店家融合的销售路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电商竞争激烈,另一方面,一些实体店品牌商家纷纷搭上了电商的快车,展开了和电商企业的各种合作。

       而“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的火爆,除了其远低于平时的价格,也得益于两种渠道的融合。除了固有的文化单位窗口售票、票务公司端口,其和电商成功嫁接的网上售票成交额28.8亿元,超越线下销售,占总成交额的55%。主办方也宣称,提供电子商务等更加方便快捷的消费渠道和方式,将成为今后文化消费季持续努力的方向。

更多详细信息,请您微信关注“计算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