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小混混”变身物联网“学霸”

  古成龙选择了计算机专业,因为这个专业与一般数理化基础学科相比,校内课程较少,大多数学生不会选择这种冷门且“没人教”的专业,竞争也并不算太激烈。同时被他选中的还有生物专业,理由类似。

  还是通过自学,古成龙在省级计算机、生物竞赛中拿到了一等奖的好成绩。高中毕业那年,他拿到了华中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3所学校破格录取的通知书。

  直到今天,他还在根据自己的创业需要不断自学。

  “鸡瘟和普通的感冒可不同,它也分好多种。现在的养鸡户主要7天打一针抗生素给鸡增强抵抗力,这种做法不安全也不可持续。”最近,这个计算机科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研究怎么养鸡。他开发的智能物联网终端,或将被一部分养鸡户先行使用,“他们可以通过手机,实时监测鸡棚环境、温度、含氨率等,再用手机直接远程调节鸡棚环境。”

  合伙人张波正是看中了他的“自学能力”。“一个需要公司软件部、硬件部、系统部一起来开发的产品,他一个人就能全部搞定。”张波说,古成龙是学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同时还快速自学了电化学、芯片技术等,“过目不忘。学科交叉能力特别强”。

  年轻人要自己决定自己的人生

  采访中,记者发现,与大多数“学霸”徒有聪明才智却不善于作决定、凡事都由父母作决定不同,古成龙从小就是一个喜欢自己作决定的、且善于自己作决定的人。

  “小男孩不听话,要管也管不住,索性让他自由发挥。”张波对古成龙的家庭比较了解,他最常听小古父母说的话是——你自己决定吧。

  “初三休学一年”是古成龙作出的第一个人生重大决定。此后,从走竞赛保送路线,到选大学、选专业,再到创业,到“移民”上海,都是他为自己的人生、为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作的长远规划。

  挑选大学那会儿,军人出身的爷爷坚持要求小古选择军事院校,甚至提前为他的事儿,托了关系、找了人,但他却坚持要上南航。拒绝国防科技大学的理由听起来有些幼稚,却饱含了这个年轻人对未来生活的期许。

  “国防科技大门卫都不让我进去参观,纪律森严,我不喜欢被管制;华中科技大在武汉,太热,我不想以后在那里生活;南航地理位置不错,虽然也有军事背景,但纪律宽松一些。”在决定去哪儿上学之前,古成龙一个人从乌鲁木齐跑到上述3所学校去考察了一番,决定去南航时,把爷爷给气坏了。

  爷爷当即决定,孙子上学4年,全家不准给一分钱生活费。古成龙心里暗暗发笑,“幸好南航有奖学金,还不用交学费”。

  大二那年,古成龙还拿过南航的全校嘉奖令。他在一天半时间内,编写了2.5万个计算机代码,测试一次通过,没有一处错误,及时完成了某型号飞机的火控系统研究任务。然而,临近毕业时,他又作出了一个与大多数同学截然相反的决定——不去部队工作、不留校做军事研究,而是到上海创业去。

  在上海市嘉定区菊园社区,古成龙设计的“城市体征监测系统”每小时都在向环保部门传输实时数据。

  一根铁杆,头顶一块太阳能板,一个监测传感器,外加一块小小的防护板——这个造价仅两三万元的监测系统如今正取代以往耗资30万元一间的“仪表监测屋”,为智慧城市提供第一手的环境数据。

  “学了理论,要有所运用才行。我不想走科研路线,想把技术付诸实践、创造价值。”尽管科研机构工作稳定,但古成龙还是喜欢干些有挑战性的事。“年轻人的人生应该要好玩一些。”如今外形斯文的古成龙,脸庞上依旧挂着儿时那股子“顽皮”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