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里看花的物联网究竟是啥

  每次提到这个我们与万物所存在的、拥有“无所不在连结”的环境,以及我们对它的种种形容词,我就会想到一部作者为Arthur C. Clarke的经典短篇科幻小说《神的90亿个名字(The nine billion names of God)》。

  小说的情节是说一位西藏喇嘛雇用了两个电脑技术专家,前者认为他们被赋予了列出神的所有名字之任务估计总共有90亿个然后世界末日就会降临;那些西藏僧侣已经花了三个世纪的时间试图完成该任务,不过是透过收集所有他们找到的神名然后用手写纪录,而他们发现如果不借助现代科技,他们可能得再花1万5,000年才能达成目标。

 

  因此西藏僧侣们聘请技术专家利用电脑将该任务的程序自动化;就在专家们完成任务,准备要搭飞机离开西藏的时候你猜如何?他们发现天上的星辰熄灭了…(编按,这部小说有一篇网友贡献的中文翻译版,有兴趣阅读的朋友请参考此连结)。

 

  而如果我们把以上故事里的任务换成把所谓的“物联网(IoT)”在过去曾经拥有过的各种名称列出来,详细写下其所有意义以及内涵,我想世界末日真的会来…甚至就在1万5,000年内。

 

  我们对于替这个连网运算环境命名的狂热,可能从1998年就开始了;当时产业组织网际网路工程任务小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正式将IPv6列为IPv4通讯协议的后继标准;IPv4采用32位元位置,总共能提供约43亿个独特位置给TCP/IP协议,而因为世界人口不断增加、个人电脑与伺服器普及化,IPv4的位置已经快要不够用。

 

  IPv6采用128位元位置,能提供约为IPv4的3.4×1038倍数量的位置,因此理论上不但可让世界上每个人都分配到自己的URL,所有的宠物、甚至个人物品也就是万物都可能连网。物联网因为IPv6而成为热门话题,也许是受到这样的现实冲击,我们开始对新的物联网环境以及其中的实体展开疯狂命名活动。

 

  各种“装置”与“设备”

 

  与物联网相关的名字包括智慧装置、网路中心运算装置(netcentric computing devices)、连网电脑(network computers)、无所不在/普及化运算装置…还有一堆东西也都被定义为“xx设备”或“xx装置”,总之就是一台具备特定功能的机器(厨房里的冰箱、烤箱等电器也是)。

 

  举例来说,能连网的机器如智慧型手机,会被叫做“资讯设备(information appliance)”,因为它的功能已经超越原始的通讯,而能执行众多过去是由家用PC负责的任务,包括发送电子邮件、观看照片或视讯档案…等等。总之许多市场行销人员开始用“资讯设备”来称呼几乎所有的嵌入式装置。

 

  另一个很热门的名词是“连网装置(Internet appliance)”,这原本是形容一种能让非技术人员很容易连结网际网路服务的专门设备,但一般消费者甚至是制造商可能都会把它跟前面的“资讯设备”混为一谈,然后认为它们都是指智慧型手机。

 

  在物理学领域,有很多名词是来自于定律或效应的发现者,例如瓦(Volt)、安培(Ampere)、欧姆(Ohm),还有霍尔效应(Hall effect)…等等。笔者以前在一篇文章中提过,也许我们应该把半导体晶片命名为“Noycebox”,来纪念发明IC的Robert Noyce;至于TCP/IP协议,或许用网际网路之父Vinton Cerf与Bob Kahn的名字来命名会更贴切…不是吗?

 

  我自己喜欢把嵌入式装置叫做“Tier-0设备”,这种命名法是源自于1960~70年代的运算技术发展史;早期的大型主机、伺服器是“Tier-3设备”,然后伺服器是“Tier-2设备”;桌上型系统则是“Tier-1设备”,包括桌上型电脑、笔记型电脑以及早期的智慧型手机。

 

  而“Tier-0设备”一开始的定义里是形容比桌上型电脑或智慧型手机更小,主要任务是执行与控制其他装置相关的即时性嵌入式运算,后来PDA、机上盒、游戏机与手机厂商的市场行销人员也开始用“Tier-0设备”来称呼他们的产品。

 

  物联网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