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演进方向:不吃“硬”饭,吃“软”饭

  时逢台湾智慧城市展,小编有幸跟大家分享“干货”。

 

  物联网演进方向:不吃“硬”饭,吃“软”饭

 

  软件价值大于硬件价值

 

  互联网是大家都熟悉的,无论是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最大的变化是实现了人与人、人与信息的沟通,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快捷的获取信息,从而衍生了无数的商业机遇,其价值除了带动PC,智能手机等联网终端硬件的普及外,主要在于“软”经济。

 

  物联网是互联网概念的延伸,如果说互联网是“软”的,那么物联网则是“软(云平台)+硬(硬件)”的模式。这也是为什么互联网巨头转型到物联网时,需要做硬件,而传统的硬件公司转型到物联网就要开始做云平台。因为大家都明白物联网必然是“软硬结合”,硬件是基础设施,连接是必要条件,数据才是核心价值。正如前不久京东CEO刘强东的大胆言论,“未来冰箱应该完全免费。如果用户买了我的冰箱,允许我获取数据,冰箱就可以免费送给你。然后厂商再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赚钱,比如你冰箱里边没有饮料了,可以在屏幕上推送京东的购买信息,一键购买。”

 

  物联网演进方向:不吃“硬”饭,吃“软”饭

 

  物联网带来的价值绝大多数将来自于云平台上的数据。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物联网”出没的地方,“大数据”“云平台”就像孪生兄弟一样跟随。而现今市场上最缺的不是单纯的硬件,而是如何让硬件之间互联互通,又能提供多样的云平台服务,如数据的存储、分析,做到这些,才能为人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台湾的ICT产业比大陆要先进很多,以至于台湾的物联网比大陆更快落地。在这次台湾智慧城市展,就看到许多的成功应用。在城市,少不了社区、购物,少不了吃喝玩乐。如果在便利店、火锅店里安装网络摄像头,不仅可以统计人流量信息,还可以结合便利店货物销售情况进行分析,找到什么时间段哪些产品卖的好,店长可以根据这些数据调整货物的摆放;抑或是挖掘出每个时间段吃火锅人群的年龄特征、点菜习性、吃火锅时的情场等有助于分析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对其进行合理的改进,能够增加销售额,也提高消费者体验。

 

  在没有这些技术应用之前,都是靠人的经验来做决策,难免不准,又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而智慧城市实际上是物联网的具体应用之一,有三方面的障碍要解决,一,信息孤岛要打破;二标准模块要兼容;业务传感与应用要支持跨平台传输。举个例子,在物联网时代,网络摄像头、智能电表、可穿戴等设备也成了一种传感器,通过采集不同设备的信息,实时上传到云端,进行大数据分析与管控,将带来无限商机。所以物联网时代,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成了制胜的关键。

 

  在参观台湾智慧城市展时,小编还认识了一家企业恰巧就是做这两件事的。这家企业叫物联智慧(ThroughTek),因为印象深刻,所以请允许小编调侃一句:这是一家做“软”饭很好吃的公司。他们公司的核心是Kalay云平台,Kalay这个词是台湾原住民方言,意为“牵手”,非常形象的解释了公司的业务。即通过Kalay云平台,为其客户端和设备端之间提供跨平台跨操作系统的的连接,再根据客户的需求,建立大数据存储与分析等云端服务,为企业与终端消费者分别设计定制化的模组服务。物联智慧将其平台细致成超过12种不同云端功能的模组,让不同商家针对其需求选择功能模组,更可开放API与其他第三方平台对接,多样的组合能创造出千变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