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变革:传统BI的领导者地位正被动摇

  BI市场格局正在发生转变。新兴的BI厂商将BI请下神坛,帮助中小企业挖掘更多的商业价值。而传统BI的市场领导者的地位正被动摇,新兴BI厂商有取而代之的趋势。

  过去10年,大多由IT部门主导BI项目的投资,这些项目高度可控和中心化。IT部门负责编制出产品报告,再推送给消费者和分析人员。现在,大量的商业用户迫切要求进行交互式分析,希望通过深度分析获取数据洞察力,而他们只有非常有限的IT或数据科学技能。IT部门面临的挑战是,他们需要满足越来越多的数据发现的需求,又不能牺牲可控性。

  目前,IT部门希望能够做到鱼和熊掌兼得,尤其是满足商业用户驱动的新需求。这些需求不再使用传统的、IT为核心(IT-centric)的企业级平台,转而采用去中心化的数据发现部署,如今这种部署在企业里随处可见。

  Gartner估算,超过1/2的购买需求来自于数据发现的驱动。这种去中心化的模型让更多商业用户获取到了数据分析能力,同时也产生了对可控的数据发现方法的需求。

  

resize.jpg

 

  BI市场的变局

  这是一个持续了6年的转变。2014年,BI平台正越来越多地被商业用户驱动和交互式分析项目替换。这些新项目越来越多,BI部门的担忧也随之增多,希望做到总体可控的需求也在随之增长。这个转变的目标,是让更大范围的用户和更多的场景获取到数据分析能力。

  传统BI厂商十分努力地想通过打包和集成其他产品去满足这些商业用户的需求,但他们苍白的仿制品并未得到市场的认可,因而收效甚微。与此同时,他们也正为下一代分析工具做投资,不过产品尚未完全成熟。

  随着企业通过双峰式的、可管控的数据发现方法建设BI平台,很多商业用户希望以自服务的模式去访问IT部门把控的数据源。这需要引入复杂的、但却又是商业用户能用的数据建模工具。他们还希望能有更简单的方式提升数据洞察力。而当前的趋势是,基于云部署、支持各种Mobile设备,更大范围地接入用户尤其是非传统BI用户,以扩展数据分析的应用尤其是通过深度分析来产生洞察力。

  我们看到很多数据分析需要整合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多结构化数据。对BI厂商来说,整合线上线下的、多结构化的、流式的数据,已经成为很重要的功能。基于流计算和多结构化数据的分析大多来自早期用户,但这些功能显得愈发重要。

  BI厂商的定位

  2014年,对BI巨头而言又是一个被挑战的年头。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以IT-centric的BI平台功能丰富,但用户使用过程中却感到处处受限。而那些核心业务(Business-centric)的 BI平台功能有限,但用户使用却非常广泛。连写报告这种他们不擅长的功能也被广泛使用,最主要是它们简单交付、极致易用。

  当前的BI市场状况看起来像上世纪80年代晚期的主机/工作站市场,那时的客户和需求也正在彻底转变。这些转变驱使惠普对计算平台的战略和架构进行了彻底的再思考和再设计。最终,这场转变让DEC消亡,因为它的行动实在太慢。类似地,今天的BI巨头也站在十字路口中间。

  虽然数据发现型的BI平台被认为是IT-centric BI平台的重要补充,但新的分析项目大多都采购了前者而不是后者。这导致用户基数很大的传统BI厂家正逐渐被边缘化,他们不能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也就无法保持增长。

  虽非主流,但是,我们看到用Tableau、QV等产品去替换现有平台的Case越来越多,尤其中小企业。Gartner调查结果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倾向于以更大的平台规模部署数据发现 BI,但他们发现这些产品在企业级监控、管理、扩展性等方面还有欠缺,Business-centric BI厂商正在持续补足这些功能。

  如果我们开始看到大规模地转向商业用户为核心的BI厂商,市场转换就很明显了。目前,大量买家似乎都在观望,看他们选购的IT-centric BI平台是否会补足数据发现功能,而这些数据发现功能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毕竟,如果没有一家BI厂商能两全其美,两种分割的BI系统会从监控、扩展、支持等方面给企业带来不小的挑战。

  2015年很可能是一个关键年。民主化数据分析将统领市场需求,对监管的需求也在增加。新一代数据分析功能更加重要,例如支持深度分析,同时隐藏复杂性(数据准备、自动模式搜索)。在2015年及未来,这些功能对采购的冲击程度,将决定谁会凸现出来成为这次市场转换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