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城市的死与生:用城市规划的方法建造网络社区

  编者按:什么是社区?一个在线社区应该是怎么发展的?社区可以被「建造」出来吗?本文作者经手过两个社区产品的设计,他的分享可能会给你一些答案和思考。本文转载自《离线》线上杂志(https://the-offline.com/),加入「离线会员计划」,阅读更多科技深度文章。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只不过用不同的形式重演而已。作为非数字时代的原住民,从拨号上网时代开始,在线社区就成了一个让人着迷的地方,许多年过后依旧长盛不衰。从 QQ 公共聊天室到风靡一时的 MUD 文字社区,从 Discuz 搭建的论坛到 Facebook,自从有了线上虚拟世界之后,社区这个词就频繁地出现。

  我曾经有幸经手过两个社区产品的设计。但究竟什么是社区?一个在线社区应该是怎么发展的?社区可以被「建造」出来吗?

  

B45.tmp.jpg

解决一个专业问题的方法,往往在这个专业之外。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发现了《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得知了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也从她这本 50 年来关于城市规划最出色的著作中窥得了关于社区的一些思路 。城市永远是动态的。无论多么伟大的君王,都无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来规划一座城市。在线社区也是这样,只能让它自然生长出来。我们快速回顾一下城市的发展和在线社区的发展,会发现城市社区和在线社区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

 

  历史上的城市,并非总是像好莱坞大片中那般堂皇。1108 年的巴黎,并没有迷人的香榭丽舍大街,城市的一切都是围绕着军事防御而设计的,其中最核心的模式就是街道和建筑。主街道只是为了让骑兵能快速通过,而单一市中心的设计加上有限的城墙,让紧凑成了唯一的标准。想想当年刚上网时候的猫扑论坛吧,密密麻麻的文字,横向分割的区块,一切都是为了让信息塞满整个屏幕。没有人关心居民的健康和舒适,人们为了安全也只能委身其中。

  

BA4.tmp.jpg

相比城市的历史,在线社区的历史非常之短,最早见于 1993 年由霍华德·莱茵戈德(Howard Rheingold)提出的概念:人们通过网络,突破了空间限制,彼此交流沟通,形成「具有相近兴趣和爱好的特殊关系网络」。早期社区的目的并非像今天这么复杂,最早有记录的是在 1978 年,沃德·克里斯坦森(Ward Christensen)和兰迪·聚斯(Randy Suess)两位计算机工程师通过当时刚上市的调制解调器将各自家中的两台苹果 Ⅱ 通过电话线连接在一起,组成了世界上第一个 BBS。这个 BBS 的作用和早期城市一样,都是在有限的资源下最大限度地传递最关键的信息,一切围绕单一中心来设计,极少人能参与到社区的建设中,管理员像独裁的君王一样掌控着社区的发展。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不甘于龟缩在城墙以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近郊建立自己的家园。不断的分工和交换催生了贸易,贸易的发达依赖于发达的交通网,但那时候的街道(其实更多是土路且没有排污设施)又狭窄又肮脏。直到 1666 年伦敦的大火烧毁了六分之一的伦敦街区,克里斯托弗·雷恩爵士(Sir Christopher Wren)才有机会开始以街道为中心规划新的城市。 整个城市不再是割裂的街区,每个人的地位得到了尊重,人们的交流和沟通变得频繁,城市进入了新的阶段。

  

C65.tmp.jpg

伦敦大火发生于 1666 年 9 月 2 日至 5 日,是伦敦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火灾,烧掉了许多建筑物,包括圣保罗大教堂,但切断了自 1665 年以来伦敦的鼠疫问题。图上是 1666 年的伦敦中心城区,粉色区域都遭焚毁。重建的工作由英国天文学家和建筑师克里斯多佛·雷恩主导。

 

  虽然没有明确的界限,但在 2004 伊始,O’ Reilly 公司副总裁戴尔·多尔蒂(Dale Dougherty)在一次头脑风暴大会中提出了全新的 Web2.0 的观点。互联网居民不满足于居住在一个个被规划好的城墙中,他们渴望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Web2.0 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Flickr 的兴起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入在线社区,而 DeviantArt 上则聚集了全球各种艺术家和设计师,每个人都在努力地建设着自己的主页,就像逃出了围墙束缚的居民一样,「我的主页」这个概念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个在线社区,进入了更多人的视野,人们开始像聚集在城市社区里一样聚集在虚拟社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