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百度凡尔纳计划 」:科幻与科学如何跨界融合?

  在 4 月 24 日极客公园公开课中,「百度凡尔纳计划 」发起人徐菁首次揭秘了「凡尔纳计划背后的故事」。当科幻大咖遇到人工智能顶尖专家,科幻和科学将会有怎样的融合?

  

 

  众所周知,人的左半脑是「意识脑」、「学术脑」,右半脑则被称为「创造脑」、「艺术脑」,而未来学科一定是多领域的跨界融合,是左右脑的协同开发。今年 6 月由百度发起的「凡尔纳计划」就是旨在将科学家代表的左脑与科幻作家代表的右脑结合起来,基于人类未来学研究的计划项目;而之所以命名为「凡尔纳计划」,意在向「世界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致敬。

  在本次活动的现场,徐菁在现场还特别首发了刘慈欣与吴恩达对话节目的预告片:

  「现场的对话录制里,感觉刘慈欣的语文是物理老师教的,吴恩达的计算机是艺术人文老师教的,主持人梁冬的语言天赋是上帝教的。那绝对是一场人工智能划时代的对话。」

  而据徐菁透露,在这次对话之后,百度会将美国硅谷的人工实验室首次向凡尔纳计划成员开放,并且在美国硅谷人工实验室的科学家们会去跟科幻家们进行深度交流,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有一些大家共同建立共同研究下的产品能够来到大家的面前。

  科幻和科学如何跨界融合?

  凡尔纳,19 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科幻小说之父。他就像是一个时间的旅行者,曾经在他的著作里面出现过的,潜水艇、霓红灯、导弹、电视,后来都一一被发明了出来。凡尔纳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能够想象出来的东西,另外一个人能够把它变成现实」。

  英国「文科生」赫胥黎在科幻小说《美丽新世界》中预言了克隆,在三年后克隆技术的核心原理,DNA 分子结构才被发现。赫胥黎为何具有如此的超前性?因为其身处一个生物学世家。

  徐菁在公开课中解释道,「科幻不是漫无目的的想象,而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实验场,在这里大家都放下自己暂时的国籍、身份、地位,一起去思考关于人类未来的一些问题。」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在硅谷,还是国内的创业公司,许多优秀的创业领袖,像扎克尔伯格、马斯克、李彦宏、雷军等等,都是科幻的爱好者。

  这种让「左脑碰撞右脑」的跨界合作,NASA 便是早期的热衷实践者。每年 NASA 都会邀请科幻作家参与到他们的研究项目当中,在这些研究中,「右脑」负责更好的去想象未来,「左脑」则不断地突破现在的知识的边界。

  徐菁表示,「我们这个时代已经不是一个孤胆英雄单挑恶龙的传奇时代。今天我们需要更多的跨学科的、跨思想方式的、跨领域的融合,更好的推动科技的进步,这也就是凡尔纳计划发起的意义。」

  「百度大脑 」如何推动「凡尔纳计划 」?

  早在 2015 年的极客公园创新大会上,李彦宏曾表示,百度在科学技术研究领域「就是愿意投入」,而在上周日的活动现场,徐菁也透露:「在过去的 2015 年,百度在研发支出方面投入了 100 多个亿。」而这种投入在凡尔纳计划的引领下,将是持续且增加的。

  显然,百度启动「凡尔纳计划」,就是希望将科学家代表的左脑与科幻作家代表的右脑结合起来,干一票属于未来的大事儿。在科学家与科幻作家的共同建议下,百度凡尔纳计划将人工智能作为首发研究课题。由百度在人工智能布局图中可以看出,AI 技术、大数据、应用场景成为百度人工智能金矿的燃料和发动机。

  徐菁介绍了百度大脑工作方式的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感知,能够很好地进行语音识别、图象识别,包括周围环境识别和判断,从而准确地辨别自己收集到的信息。

  第二个层面是认知、决策,在收集完这些信息之后,机器人如何通过自己学习和判断作出很好的决策。

  第三个就是在决策之后具体的执行,即 VR 和 AR 等方向。

  目前,百度大脑目前已经具有了全球最大的神经网络,拥有 200 亿个神经参数,可以更好地支持进行各种各样机器的训练工作,让「智能化」的未来图景越来越清晰。

  人工智能的多领域实践

  徐菁介绍说,基于百度大脑强大的神经网络,百度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多个领域进行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