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00亿美元应收账款可怕,“互联网+”的解药在哪

  摘要:

  要避免『大萧条』的病灾,『老军医』们也无计可施(货币、财政政策『全家桶』解决不了结构性问题的顽疾),决策者和市场各方须抓紧寻一副新『解药』,激活沉积的应收账款,缩短其帐期,化解危局。

  

 

  『繁荣早已耗尽自身的力量,可为了避免一次大萧条,它的生命周期被人为地延长了。』希望金融大鳄索罗斯的这句名言不要变成预言。

  近期,国内的宏观数据显示,GDP正在企稳,被视为经济活力风向标的PMI(Purchase Management Index,采购经理指数)终于返回『荣枯线』50%上方,且环比增长加速……经济回暖,持续繁荣似乎并无大碍。

  然而,另一组数据则为之蒙上阴霾——彭博社指出,过去两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总额增长了23%,达到5900亿美元,一家典型的中国企业收回销售款项(帐期)需要约83天,时长近新兴市场同业公司的2倍。

  辅证则源于质优的上市公司。截至上月底,沪深两市超过700家上市公司发布2015年业绩报告,600余家公司应收账款总额超过5600亿元。更可怕的是,3年以上『高账龄』应收账款占比超过30%。

  

 

  商业大户们尚且如此,更别提各类中小企业,它们面对的应收账款问题只会更加严重。如此,作为经济细胞,企业端资金周转效率低下,金融不畅,连锁影响雇员收入、生产再投入、动销能力,市场生存越发艰难,各类违约、倒闭不断增加……合并统算,整体经济自然遭遇沉重打击,前途暗淡。

  无疑, 要避免『大萧条』的病灾,『老军医』们也无计可施(货币、财政政策『全家桶』解决不了结构性问题的顽疾),决策者和市场各方须抓紧寻一副新『解药』,激活沉积的应收账款,缩短其帐期,化解危局。

  有病?有药?

  在商言商,商场即『战场』,金钱即『军火』,周转即『爆破』。多『军火』且高『爆破』,才能将商业运营效率提升至最高。中国7000多万家中小企业业主对此更深有体会,河南省的郑连城便是如此。

  5年前,郑连城开始为H品牌电器提供小零件,员工上百人,租用厂房,设备不多,全年出货约400万元,小型化经营。然而,品牌方近90天的帐期,回款拖沓,使他着实『捉鸡』,毕竟他掌控的流动资金不过百万元,资金年均周转仅4次。

  也就是说,郑连城若一次出货100万元,其毛利为15万元,年获利仅60万元。哪怕资金周转1年能多提升2次,那也意味着30万元、50%的利润增长,这对资本积累,经营扩大的意义可想而知。因此才说周转即『爆破』。

  可摆在郑连城面前的现实是:传统银行只看硬资产、强抵押的『傲慢』,一副拒人千里的性冷淡气场,着实让他一脸大写的懵圈,而H品牌的帐期撑死也只能缩短那么几天。因此,郑连城只能接受『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奋力求生』的结果。

  

 

  其实,H品牌也不是毫无作为,仅去年一年,它就从自有资金和贷款中拿出近3亿元为中小供应商、批发商、零售商提供资金支持,以借贷变相缩短应收账款的帐期。道理很简单,郑连城每年出货4次,H品牌由此造出电器成品,售卖后可获利20万元,而他每年出货6次,H品牌就能获利30万元。以此类推,供应链上下游的生意越好,H品牌的生意也就越好,其整体生态也就越蓬勃向上。

  可惜的是,面对数万上下游企业,H品牌的数亿资金还是杯水车薪,资金成本(包括机会成本和贷款成本)极其高昂,更难以惠及郑连城这样的『神经末梢』。即便H去银行寻求供应链融资,加速应收账款流转,能获得的支持也极其有限,毕竟,银行囿于『只看企业,不看资产』的传统标准,以及『小借贷=小收益、高成本』的管理边际。

  是的,应收账款体系已陷入病态,传统方式下积重难返,它需要能消除病根的『解药』,特别是『互联网+』的解药。

  转基因

  如果说金融是『万业之王』,用资金流水滋润各行各业,使其茁壮成长;那么,互联网就是『转基因』,它嵌入商业发展的逻辑中,重构商业体生长的模式,不仅变革万业,也变革金融,解传统商业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