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一儿童节之后,聊聊关于儿童的那些“互联网+”

  2007年,“宝贝回家”民间志愿者寻子公益网站的创办,9年助1511名孩子回家;

  2009年,全国“打拐”DNA数据库建成,实现将丢失孩子父母的血样及失踪儿童血样采集到,即可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准确查找;

  2014年,“守护宝贝-让每个孩子安全成长”公益行动在北京启动,该行动由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公安报社、中国警察网和360公司共同发起,同时建立了全国儿童安全警报系统,开通“守护宝贝”寻人平台并开展“守护宝贝”安全公益教育;

  2015年11月21日,“中国儿童失踪预警平台”正式上线运行。该平台依托6亿月活跃用户的超强微信网络,可在第一时间对失踪儿童进行紧急响应,充分利用黄金3小时和三重保护圈预警,对失踪儿童实施有效救助;

  2016 年5月18日,“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上线。

  社会各界通过不断的努力,目前已经将能够利用的社交、公益、安全等网络平台全部整合,联合各大互联网企业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互联网+打拐”的儿童安全网。这对于寻找失踪儿童及妇女等弱势群体是有益的,安全网路的存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增加寻找的效率。但重要一点还是在于,社会各界的公民能够利用这些网络平台,第一时间提供线索。在儿童安全这个领域,可谓人人有责。

  互联网+儿童产品:智能化、互联网化已成主流

  为了更大程度的提高儿童安全,除了相关机构打造儿童安全网络用于找回丢失儿童,在“防患于未然”这个方面,很多面向儿童安全的商家也推出了儿童安全产品。这要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各种芯片成本的降低以及传感器技术的逐渐成熟。在物联网领域,安防是一个极致重要的领域,尤其是儿童及老人的安全是重中之重。物联网技术最终会服务与人,所以在相关的技术取得一定进展之后,面向儿童的安全产品首当其冲。

  目前,互联网+儿童安全的产品,主要面向基于儿童防丢,儿童手表是售卖最为广泛的产品。除了儿童手表之外,与“儿童”、“定位”、“防丢”等关键词相关联的产品,种类还包括手环、鞋子、吊饰等。智能儿童鞋这种产品,一般在鞋底植入芯片,具备定位、记录步数、热量换算等功能,并可以为每个孩子建立健康档案,当然一般还是主打防丢功能。

  可以预见,各种儿童房丢器在将来还会更多,但一般都是以“内置专业级GPS芯片,融合GPS、WiFi、基站和重力传感器4种定位技术”为主,家长下载APP并绑定孩子佩戴的智能设备,即可随时查看孩子所处位置。

  除了防丢产品之外,笔者还见过一款智能儿童安全座椅,可以智能检测环境,在进入工作模式后,能随时感知车内的温度,湿度,PM2.5,CO含量,这样父母在行车过程中就可以即时调整车内环境。

  另外,随着留守儿童的增多,市场上的儿童陪护机器人越来越多,随着人工智能和高级视频技术的普及与应用,这些陪护机器人会更加智能,将会在儿童成长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互联网+儿童教育:智慧教育、智能教育应该多倾向于欠发达地区

  今年5月,湖南新化县大熊山林场中心学校安装了一套远程监控互动运营平台系统。通过该系统,在外打工的父母登录客户端,即可实时在线视频查看孩子学习生活情况。该学校,也由此成为全国首家互联网+智慧校园。目前,新化县已经有近70所学校安装了该系统,不仅有利于强化校园安全管理,更能促进家校互动,得到了学校、家长等的认可。无独有偶,湖南的某学校也得到北京某公司捐赠了智慧教育平台,通过平台PC端和云校APP,学校、家长、孩子之间可以进行远程的图文、语音、在线聊天及照片等多种形式的沟通互动。

  事实上,在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之前,在线教育已经火了两年。当然,这两年也是在线教育异常残酷的两年,因为很多的项目都因为残酷竞争而死亡。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大部分项目没有看清市场需求与用户痛点,真正需要互联网+教育的地方是那些欠发达的存在大量留守儿童的地区。中国教育的两极分化异常严重,在发达地区教育智能化迅速发展的同时,欠发达地区的教育仍旧还处于蛮荒时代。所以,在线教育最应该解决的是这些地区的教育问题,教育资源惠及不到地方,可考虑用互联网的模式解决,这将大大助力中国教育体制的改变与完善。当然,互联网+儿童教育,同时也解决了孩子与父母的远程交互问题,这对于亲子以及家庭教育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