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对战“蚂蚁”!物联网的“BAT”将是怎样的?

转眼间,2016已接近尾声。无论是正在寻求转型的巨头公司,还是前仆后继的初创企业,又在物联网技术引领的新智能化浪潮中颠簸了一年。
  回首这一年,既有大佬们看准时机的大手笔布局:7月,软银(Softbank)322亿美元收购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明确了进军物联网的野望;10月,高通470亿美元收购全球最大的车载芯片商恩智浦(NXP),以弥补自己在物联网、汽车电子等领域的技术短板。
  也有传统巨头智能转型的深化探索:年初,传统清洁设备领域隐形冠军ICE公司宣布与沃达丰达成合作,从传统销售模式向计费租赁模式转型:4月,中国照明行业巨头欧普照明与华为正式签署智能家居战略合作协议,并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16发布了合作后的首批产品,如今,Hilink产品套装已经落地。
  还有一大批初创企业的起落兴衰:2月,知名物联网初创公司Jasper被思科以1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以其功能完善的软件服务平台来丰富思科的产业布局;10月,国内知名智能家居企业欧瑞博正式宣布获得1.1亿人民币B轮融资,将进一步完善其一直倡导的家居生态;12月,智能手表鼻祖Pebble宣布公司将停止运营,并以微不足道的4000万美金出售给智能手环产商Fitbit。

两大阵营:传统巨头PK初创企业

通过这些引发行业广泛争论的大事件,我们从玩命的技术革新和持续自我颠覆中看到了物联网的方兴未艾。据麦肯锡估计,2025年之前,物联网的潜在经济影响力为2.7-6.2万亿美元。面对全新的机会和市场, 大批物联网创业企业纷纷入局,传统公司也开始急于向智能化转型探索——在这场角逐中,逐步形成了传统巨头PK初创企业的两大阵营。

物联网时代的“BAT”将是什么样的?

图:麦肯锡物联网市场预测

业内形象的把两者比喻为“大象”和“蚂蚁”,也因此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物联网时代的“BAT”将是什么样的?是传统巨头的成功转型(大象转身)还是初创企业的异军突起(蚂蚁逆袭)?

参考互联网时代,人们会想到雅虎的奇迹,两名穷学生从零做起,拿到孙正义的投资,在华尔街上市的第一天股票总价就达到了5亿美元;又或者是阿里巴巴的崛起,一个“乡村英语教师”在杭州西湖畔,从简陋的中国黄页蜕变为中国第一大网络公司。
  于是,有观点说,初创企业没有负担,管理灵活,敢于创新,能快速应对市场反应,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优势尽显,而很多传统大企业因为体量太大,顾虑太多,决策流程冗余繁杂,面对新的科技浪潮时反而有些束手束脚。物联网时代,很可能再次上演“蚂蚁”颠覆“大象”的奇迹。

真的如此吗?在思考这个问题时,有一点关键不容忽略,就是物联网和互联网的根本不同在于物联网有“物”,即硬件。一旦涉及硬件,需要的成本和资源可不是互联网时代写几个程序编几个软件可比拟的,在这方面,巨头就显得游刃有余。
  更重要的是,传统巨头在行业里多年的积累和对行业深刻的理解,成为了其智能化转型的最大助力,这确是初创企业拍马也不能及的。笔者认为,这一点也是巨头智能化转型和创业公司搞物联网的最主要区别。什么是对行业的理解?听起来有些抽象,不如用家居领域和制造领域的两家典型的企业来说明一下。
  欧普:从传统灯具产品到智能照明解决方案
  始于1996年的欧普照明,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型照明企业,如今已经是中国照明领域当之无愧的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