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国工业4.0看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4、结论与建议

工业4.0平台作为德国国家战略的主要载体之一,承担着为国际上产学研用政各界提供技术与标准体系架构研究、应用案例征集乃至基于需求的商业模式的验证与部署等多样化工作任务。“工业4.0平台”在制造业中根基雄厚,是国家战略计划和高技术新战略中数字与经济社会主题下的一个计划,旨在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从以服务为导向上为众多德国中小制造企业的未来发展找寻出路;而美国的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体现的是工业界愿景,旨在充分利用工业物联网,实现更多领域的互联互通互感互知,通过分布式智能设备利用先进软件分析创造更多数据价值。从中可以看出,工业4.0重在构建面向下一代制造价值链的详细模型;工业互联网注重工业物联网中的跨领域与互操作性。因此,德国制造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自身供应链体系的能力提升及其对外输出效益是德国工业4.0平台制定工作重心的首要出发点,在德国工业领域的芯片、操作系统、软件及云计算等核心技术都被美国掌握的情况下,德国工业4.0平台希望通过打造并推广应用“信息物理系统”(CPS)这一以数字化为特征的转型升级路径,即在充分利用德国领先的嵌入式等技术的情况下,在智能工厂与智能生产两个核心领域进行重点研究与应用,并通过纵向、端对端及横向集成,实现企业内、企业间、生态圈的集成,从而达到高度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社会化的生产与服务模式,并实现由局部优化到整体优化的质变与转型升级,从而实现不断保持德国整个企业群体乃至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处于国际前列的国家战略目标。同样,美国的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在定义自身工作重心的首要参考要素是其IT行业对于海量数据的深度挖掘与价值实现模式。

我国的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AII)借鉴并对标美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与德国工业4.0平台于2016年年初成立。由于美德两国自身已经具备较为突出与明显的产业核心竞争力与需求,其产业联盟和平台的自身工作任务与目标也十分清晰,并且其运作已经具备鲜明的产业化市场化特征。而我国无论是在工业传感器、工控系统领域,还是在工业软件和工业网络产业领域都和国际先进水平有着明显的代沟性差距,而我国的互联网产业虽然已经形成规模效应,但是较高的工业技术门槛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其涉足工业互联网与制造领域的步伐,因此我国的产业联盟除了需承担德国工业4.0平台下诸如标准制定等典型工作任务外,还应该肩负起一些致力于解决我国行业与企业特有问题的关键性任务:

(1)政府产业扶持政策的导向把控与专项资金的优化配置。不同于美德等国在类似领域内已经具备较为完善的自我市场调控能力这一特征,我国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发展步伐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各级政府的产业政策方向与资金扶持力度,无论是在技术攻关、应用创新方面,还是在产业互动融合、投融资及风险承担等领域,需要开展大量的前瞻性研究与探索,过程性的跟进与监控等工作,以保证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发展不偏离我国国家整体战略的方向,保障资金与资源投入在产业、行业与企业的基本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