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清场论”背后:冷冷的资本暴力

  

 

  小黄车商业化气质更浓,它在重新激活传统阵营。而摩拜在重塑一条产业链。

  共享单车的竞争似乎开始加剧的样子了。ofo投资人之一朱啸虎近日接受采访时说,共享单车市场即将开始“清场”。言论目标,可能直指ofo、摩拜之外的其它小型单车企业。

  而就在前几天,悟空单车猝死了。而摩拜近日获得高额融资。据说ofo新的融资案可能也在路上。

  媒体舆论似乎也认为,局面已经开始明朗。著名自媒体人阑夕老师撰文指出,共享单车市场已近“官子”阶段。

  过去一段我们多次接触ofo,对于它的运营多有褒扬。但朱啸虎的“清场”观,老实说,我们觉得有点托大。他渲染的不像是一个行业未来,更像一种资本暴力;阑夕老师的文章,我们认为正文论述合理,结论可能下得太早了。

  截至目前,我们没从任何一家共享单车公司身上看到真正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死去的与活着的,距离可能仅有一步之遥。

  当然,一个真正有未来的市场,初期可能常难让人看到光明。人人都能想到的机会,应该也不太适合冲进去。

  必须承认,市场恐怕暂时很难出现突破摩拜与小黄车封锁的新玩家。它们仍能提供一种判断的基础。这里,我们力求给出一个大致的结论,未必合理,只供参考。

  一段时间以来,两家公司传播战打得足够激烈。

  外界观感是,小黄车借助开放平台模式,在布局速度、覆盖数量、综合骑行体验上占据一定优势。但车辆损耗过度,骑行者感觉非常无奈,并已引起当局主管部门尤其是交通与城市治理部门的注意。

  前两天,新闻里说,废弃单车产生的近30万吨废金属,相当于5艘航空母舰结构钢的重量。运维成本高于新车制造,让生产企业会因盈利最先考虑制造而非回收,这就很尴尬了。

  这组信息不能跟小黄车简单划等号,但它不应该没有触动。

  而摩拜单车虽然整体覆盖与投放数量不及,但凭借自主可控的单车供应链,在技术、智能化、品质,当然也包括单车成本上明显要高出许多,从而沉淀下一种沉稳的气质。

  过去一段,我们接触小黄车更多一些,确实看到了它的种种努力。包括最近通过嫁接信用体系降低损耗、强化数据积累。不过,我们并不认为,它已主导市场。

  我们甚至认为,在完成初步布局后,接下来,小黄车的压力面反而会比同行更大。

  它越来越带给人们这样一种强烈的感受:中长期内,它可能走向这样的路径,即通过继续快速的投放、覆盖,在连接人与车的基础上,走向连接人与服务。

  但整体而言,由于单车智能化程度太低,甚至就只是传统自行车的“小黄车化”,如此,它对整个产业链的价值,至少目前更多像是传统自行车阵营的一种渠道。

  小黄车继续往下走,我们担心它会强化交易属性,成为一家隐性、垂直特色的“自行车电商平台”,而且将所有自行车统一于小黄车的形态之下。

  从产业面来说无可厚非。它至少可通过平台调动、激活一个夕阳行业,让它重新焕发生机。我想,当局主管部门应该也很高兴吧。

  但若只是打着共享单车概念,带动传统阵营出货,虽然连接了人与车,仍很难持续下去。

  一是要始终意识到,共享单车在城市,只是一种交通补充。甭指望它能替代太多,它甚至都无法真正替代民众自家的自行车。就是说,小黄车的投放,会遭遇边界。事实上,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已近饱和。很多车辆产生了非常大的浪费,还占据了公共空间;‘

  二是小黄车与各家自行车企之间,也存在博弈。之前,与凤凰合作,虽可打出Logo,存在品牌营销价值,甚至可以诞生一种线上APP的品牌专区概念。但是,每家车企在区域乃至全球都有独立渠道,小黄车如不能与它们的通路勾兑好,开放平台很容易出问题。

  形式上,借助开放,它可直接与ODM企业合作,冠以“小黄车”独立品牌,但这会与传统品牌阵营会直接博弈,开放平台会面临巨大考验;

  三是相对过低的智能化,导致小黄车根本无法真正改造一个自行车产业链,只能在过去的产品形态中缓慢创新。这背后,与小黄车自身在硬件以及整个IT、互联网领域的积淀深有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