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三大技术特征,再看物联网制式之争

  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并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而是那些对变化作出快速反应的。

  ——达尔文,《物种起源》

  在全球各大运营商的Connection愿景、互联网巨头的平台以及风投基金的推动下,围绕物联网的创新正如火如荼的展开。互联网带来的巨大经济与社会价值,让我们对万物互联充满期待。作为基础设施,网络连接是发挥万物互联价值的先决条件,其发展备受关注。运营商的通信标准选择与网络部署节奏,牵动着产业链的注意力。今天,我们就简单地谈谈连接自身这点事:

  一、连接的规模

  对于未来连接数量的规模,业内的各大机构都抛出了自己的预测数,粗略整理如下:

  

 

  比数字本身更重要的是背后的趋势。机构间预测结果上虽有差异,但相同的是对未来百亿级新增连接数的判断,以及驱动连接增长对象的变化——从人到物。如何满足越来越多的“物联设备”的连接入网,成为摆在产业链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连接的对象

  连接对象的特性,决定连接需求场景;连接需求场景,决定连接技术的选择。人与物的最大差别在于个体特性的标准化程度:从进化论的角度,人与人之间,虽有种族、地域、国家以及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但仍属于同一科目,个体之间并没有本质性的不同,因此,对连接场景的需求也是相对单一、标准化的,这体现在全球通信技术标准、网络建设、服务资费的相通性与近似性;然而,物体则大不相同,没有统一的标准性可言——从各种动物,到各种设备;从城市井盖,到无人驾驶;从工业厂房,到山河大川;从整体硬件,到模块与零部件,甚至是神经网络。物体在连接场景的类别与形态上,几乎无可穷尽,差异巨大,与个人通信市场截然不同。这从根本上决定了物联网的连接方式将是一个复杂、多样的解决方案。

  

 

  表:人与物的连接特征差异

  三、技术的连接

  参考华为、诺基亚等业内专业研究机构的相关材料,我们将物体对连接能力的需求提取出三大维度:连接速率、覆盖程度与连接规模。结合物联网当下的主流技术标准,为了更直观的展示,我们做了一个物联网典型应用场景与技术需求对应视图,具体如下:

  

 

  图中直观的反应出三个方面的特征:

  1、技术的局限性。不同场景间的物体对网络速率、覆盖要求、链接数量差异巨大。没有一种技术可以端到端、全方位的满足物联网不同应用场景之间的差异化需求。以无人驾驶与家里的水电表为例,他们对网络性能需求是两个极端,我们难以用同一种网络技术去同时满足这两个巨大差异的场景需求,这要么会造成极端的网络资源浪费,要么会存在巨大的网络资源短缺。

  2、技术的共生性。同一应用场景,往往包含多种类型的连接需求。以车联网为例,车内的连接需求包括无人驾驶(超高速率、超高可靠性)、车载娱乐(中速率、中度可靠)、车体感知(低速率、低可靠)等多种类型,需要不同的连接技术共生、协同,才能够提供完善的整体解决方案。因此,物联网将是不同技术类型百花齐放、共生共存的局面。

  3、场景的导向性。市场需求决定技术供给,一项连接技术存在的前提不是其基础功能,而是是否具备满足特定场景需求、不可或缺的核心差异化性能。但连接技术本身并没有特别清晰的边缘范畴,需求与供给之间向来是性能与成本之间的妥协,相近的技术之间会产生比较强的边缘替代作用。因此,一项连接技术最终的价值将由其可应用的需求场景规模所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