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冰之:中国智慧城市发展与“数据开放运动”

  《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里面在第十五段是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它有五句话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在有条件的城市开展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建设。智慧城市还在探索期,还没有真正的落实。智慧城市在政策方面还有缺失,首先各试点城市要出台鼓励市场化投融资;第二信息系统服务外包;第三个信息资源社会化开发利用等政策。

  在一个智慧城市要做什么?支持公用设备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升级,加快实施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水务、智慧国土、智慧物流等工程。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参与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建设里面是不是有很多市场主体参与。

  智慧城市需要花钱,花大钱,钱怎么来?政策里面规定了在国务院批准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额度内,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考虑安排部分资金用于智慧城市建设。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募集资金用于智慧城市建设的企业债。

  智慧城市发展与"数据开放运动"

  当前智慧城市建设在我看来,从从舆论引导期进入了探索试用期,这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也就说过去我们还在讨论智慧城市怎么做,现在就是探讨智慧城市怎么应用。主要有几个特点:一是广泛试点,很多部位和地方都在搞试点;第二积极响应;第三重大智慧应用正在逐步推行。

  与智慧城市相关一个很重要的词就是大数据。可以看到淘宝在双十一的时候每分钟交易了9万亿,很多城市的摄像头多达几十万个,一个月产生的数量量就能达到数十个PB,那么,数据无处不在,处处生产,数据来源呈多样化趋势大数据的时代特征正在呈现!以我们这次会议为例,在5年前,最多是文字和图片,现在我们的会议用手机来发图片。到2020年全世界将有4万个EB,一个EB相当于 1 .68亿光盘量,2013年全世界互联网一天产生的流量相当于2001年全世界互联网一年产生的流量;2012年和2013年两年全世界新产生的信息量相当于此前一万年产生的信息量,所以大数据开始全面覆盖。

  在大数据时代,开放数据运动成为当今时代最强音。开放数据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未开发资源。它有助于建设一个更加强大、更加相互关联、能够更好满足公民需求、激励创新和蓬勃发展的社会。数据即服务,开放才有用。我们还提出一个观点,大数据正在倒逼信息资源所有者开放。当前网上各种创新服务基本上与大数据相关;第二,O2O的服务也越来越依赖政府和社会数据开发;第三、未来地区或行业经济的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于数据采集加工和整合能力;第四开放一批数据,创新一批服务,形成一群产业,也就是说政府(包括地方政府和行业部门)如果不开放数据将面临巨大的压力,死守数据自有和封闭观念,未来可能被网络新势力所淘汰。只有对数据的高效处理,我们才能把城市建设智慧。

  通过大数据创新政府服务,大数据衍生了服务的新内容;大数据引发了服务的新模式;大数据提高了服务的有效性。大数据也可以提高服务的有效性,我们开发的数据越多,对我们解决交通拥堵越有帮助,如果数据不开放,交通拥堵就会越来越拥堵。

  智慧城市非常好但是也面临一些难点,我认为第一个智慧城市还不成熟,技术不成熟:尽管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说的多么好听,但还是不成熟,第二模式不成熟:建设模式、推进模式、运营模式包含政企合作模式都不成熟;第三管理运营不成熟:政府在心里上、制度上、团队等等都在探索中。第二个智慧城市存在模式创新目标不清,由于目标不清楚,解决方案就老是发生变动,项目检验就很难清晰化,还有各种项目的关联度还说不清楚。在一个是统筹协调困局,每一个文件都强调统筹协调,做的最差的还是统筹协调,还习惯与以机构为中心。很多人以发散性的思维认为把物联网做好了就是智慧城市建设,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可持续发展机制缺陷,我们总结道第一是过度依赖政府投入,政府不花钱能不能把智慧城市建设好。可预见与不可预见的风险正在逐渐显现!不要把智慧城市想的那么简单,那么乐观,智慧城市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工程,一个运动,还有很多风险正在显示出来。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更多的智慧。这里我认为第一个是心态,智慧城市是一个建设、发展、成长和应用的过程。要具有"心不急、行不缓"的心态和定力,要敢于打持久战--淡定与定力,坚持与执着。第二个要有好的策略,策略得到,决策和建设要有大智慧。要求全局的视角和战略眼光,又必须选择好突破口。不必为暂时落后而焦虑,也不要为前行的风险而悲观;既要敢破,更要善立。第三个要把技术、业务与产业融合发展:构建新兴服务和创新商业模式来提高城市的能力和竞争力,通过智慧城市带动一批新兴的产业。在一个制度与技术:中国智慧城市目前面临重大政策问题,但是要解决制度障碍,需要技术和制度双方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