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政府支持对技术创新很重要

  中国政府,实际上不一样就是有很多科学家和理工科是当政府官员的。很多技术在有一些地方进行试点,如果成功的话逐渐把规模扩大来做。中国的政府官员更像是学习政策的人,而不是就像使英国的议会一样互相吵架,就是说一定要争得谁对谁错,而是要进行一些实验。如果在我们国会里面说,我们先试一下你的说法、想法,这可不是我们美国在选举当中进行的对话。这是一个正在进行的工作。

  有些人认为美国的一些形式,其他国家可以来直接模仿,但是可以是其中的一些方面先进行一些模仿。现在有120多个国家,实际上都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在地区方面各有不同。

  【盖茨指出中国从创新中获益良多】

  主持人 李彦宏:我们的政府在执行能力方面是非常强的,特别是有关高铁、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我们有大量的建设工程,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交通的基础设施网络,属于世界第一了吧。当您有一个强势的政府,会不会担心创新也许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些东西太严厉、严苛,可能会影响到创新的发展?

  比尔·盖茨:我觉得中国的创新是以高速的速度在发展,政府可能就科学技术发展当中获得很多的益处。在媒体方面,我们就说中国现在开始进行改变,也就是在媒体企业、行业方面,会说发展可能稍微有一点滞后。

  如何将能源变得更加有效,政府做出了很大的举措。我有一个公司是利用核能源的,而中国是在推动核代替技术有突破的重要合作伙伴,在六十年代的时候,中国希望来前进,但当时情况没有办法让你们更好地来实现。美国会说我们对现状比较满意,如果有人想要建楼,但是要得到审批的话,层级的批准是五级,可能大家都会不批准。但是这个有一些负面的作用,但是有很大的好处。核技术方面的突破,很有可能是从中国出现,就是由于中国特别倾向于做大项目。

  五六十年代的时候美国也是这样子,七十年代日本开始这样的方式,韩国后来也紧随其后。这种大的工程方面、理工方面个偏向,实际上是对于世界是一个好事。

  主持人 李彦宏:你是非常有未来主义的,你想五十年之后你认为像博鳌这样的会议或者论坛,将会如何进展呢?您认为我们还需要跑过来面对面开会吗?还是说以后有更好的方式交流呢?

  Elon Musk:我觉得到时候机场会更近,我希望交通在五十年之后有更大的发展。民航发展是渐进的发展,交通是一步一步的,包括机场的整理。如果超音速技术有很大发展的话,我是非常希望看到的。能够在交通方面提高标准,而且不需要大的高速公路,而是一个非常安静的高速公路,不会影响到附近的人们,这是从实体基础设施方面来说。

  开会,比如说是为了感情方面的联系,让人们更靠近彼此。但是如果说到有一种传感器,感觉你好像是虚拟地在那里,但是感觉是实体在那里。听起来有点不像是人类所进行的活动。

  【马斯克——无人驾驶两三年后可成型】

  主持人 李彦宏:说到交通,无人驾驶车,您觉得多长时间让无人驾驶车成为主流,包括美国、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

  Elon Musk:首先这是一个很大的工业基础,对于汽车工业来说这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现在公路上就有20亿辆车,汽车工业的产能是每年一亿辆,所以是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进行转型。汽车工业的基础太大了,还是需要很长时间,虽然现在的技术发展非常之快。首先无人驾驶车的大规模的生产出现的话,如果技术成型,可能五年之后就可以有无人驾驶车的生产。但是主流的接受,比如说有了政府的法规、支持,我是说从技术角度来说。有了技术的话,还是要有监管来保证无人驾驶车能够安全。要比较一下这种无人驾驶和有人驾驶之间的区别,进行一些比照。是不是无人驾驶会比有人驾驶更安全,可能二到三年之后这个技术就可以成型。

  但是从监管的批准来说,可能至少还需要更多的时间,但是技术上可能二到三年就可以了。

  比尔·盖茨:像微软这样的公司将会在世界最先进的城市来做这些实验,但是设计一些无人驾驶的飞机、无人飞行器,避免说是客户必须要到你的实体店来。我们需要世界上先有一些城市,先进行试点项目。比如花几千万小时来看一些哪些软件或技术,做一些先锋性的项目,当然是有一些负面的、不好的效应。但是中国也会有一些规则,我希望几年已经可能有一些国家或辖区希望就开始推动这样的项目,直接进行试点,这样就可以解决现存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