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生态会重蹈Hadoop的覆辙吗?

  目前国内的Docker创业公司超过20家,都想进入企业市场,导致异乎激烈的竞争。而过于激烈的竞争,带来一个畸形的模式————大家主要把钱和资源化在吸引眼球上,而不是把主要力量放在把产品做好(国内的OpenSatck公司何尝不是如此!)。

  有个银行客户,准备测试一下Docker,居然超过十家Docker创业公司主动要去测试,据说预算只有几十万。

  20多家Docker创业的小公司,少的十几个人,多的几十人,上百的还很罕见,毕竟投资人的钱烧起来很快,搞个上百人的,一年的工资支出可能就几千万。20多家小公司,怎么让客户知道你?这是Docker创业公司的面临的第一个困境,解决办法就是搞市场活动,据说有的公司居然80%的资金都花在市场活动上,常用在酒店给客户讲方案的市场活动不凑效,那就搞技术Fans的Meetup,大家去看看今年的Docker/K8s/Mesos的Meetup多如牛毛,每周都有。Meetup就一定有效吗?对企业级市场来说,并不完全有效,参加Meetup的都是工程师,不是企业项目的决策人,工程师想用,企业决策人还没看清暂时不用是普遍现象。

  一方面,把投资人的钱花在各种市场活动上,另外一方面,Docker/K8s/Mesos作为开源技术,这些创业公司对Docker/K8s/Mesos的代码贡献很小,仅仅有一两家对代码有微量贡献,大多数对Docker开源代码是零贡献,对于没有对开源有多少贡献,希望从开源项目赚钱,这多少有点投机取巧,而且,Docker/Google都还没有从自己主导的开源项目赚钱,搭便车的先赚钱,商业上合理吗?

  中国目前的容器市场能支撑的了20多家Docker创业公司吗?而这些创业公司绝大多数拿的是投资人的钱,投资人的钱也不是风刮来的,天使轮投资可以只要个Idea,但到A轮/B轮,怎么也得看点数据,你是拿了几个单,还是有多少营收,有多少利润,Docker创业公司面对的是B2B市场,不是B2C市场,B2C市场可以烧钱拉用户,只要用户量在持续增长,可以扩大亏损继续烧。对于B2B市场,是要建立标杆案例项目再复制,标杆可以不赚钱,复制项目总得赚钱,而目前的残酷现实是标杆项目大家打破头,没赚钱。你想复制的时候,20 多家的竞争对手还想着不要钱做自己的标杆,所以标杆项目的复制为盈利项目几乎不可能。

  在目前这个市场形势下,投资人再往下投多少会更谨慎一些,那在市场上花钱如流水的Docker创业公司,一旦钱花的差不多,并没有达到预期数字,投资人在投钱上再谨慎起来,一些Docker创业公司的死掉只是时间的问题,也许年底就可以看到倒掉的Docker创业公司。

  九、给准备Docker尝鲜的客户的建议

  目前有些企业已经在采用Docker和相关技术,据观察,有以下几类企业:

  1、 互联网公司,比较早期就开始关注Docker技术,在互联网应用中采用Docker容器,对应用的一致性要求不高,能接受数据的最终一致性。有的仅仅是容器,自己做管理,有的采用Mesos来管理集群,也有采用K8s来管理Docker容器的。这类客户应当占了目前Docker用户的95%以上。

  2、 为了混Docker圈子的重IT型公司,数量少,频繁出现在各种Docker市场活动中介绍成功经验。

  这些企业有个特点,喜欢在众多的Docker市场活动上介绍使用Docker的成功经验。作为一个企业,使用新技术可能可以造就新的竞争力,但是在各种Docker的市场活动中介绍成功经验好像和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并不完全一致,这些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肯定不是是用Docker而带来的。

  3、 传统企业在技术创新中采用Docker,取代了很好的效果。

  这种企业不多,企业的IT领导人有很强的技术驾驭能力,能够吸纳新技术。通过试点采用Docker成功以后,逐步推广,取代了比较好的效果。

  分析这些Docker的使用者,很容易发现在真正企业级环境使用不多,在美国也如此。主要还是互联网公司在使用。

  对于企业客户而言,要采用Docker,一般是两种方式:要么选择Docker相关公司来实施,要不然自己基于Docker定制,这种方式工作量太大,需要巨大的团队,对企业来说不合适。如果选择Docker相关公告,目前选择这些Docker创业公司是有巨大风险的,一方面他能生存多久很难说,考虑客户的选择眼光。

  第二,如果做Docker项目选择这些公司的产品来实施,对于技术力量稍微强一点的Docker创业公司,他会自己做一些包装定制,把自己的产品提供给客户,但是风险在于,对于定制过的产品,Docker/K8s/Mesos/Swarm的后续发展非常快,这些开源版本一升级,你就得跟着升级,定制了以后升级并不容易,往往会要去改动代码或是配置。作为客户如果采用开源的产品,而不跟着升级,那就失去了采用开源的非常关键的一个价值,开源的发展一开始是不成熟的,如果不能跟着开源逐渐成熟,那选择早期的开源不升级往往是很难达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