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翻译会是人力翻译的终结者吗?

偶像剧《亲爱的翻译官》让翻译这个高冷行业也火了一把,可就当花痴少女们才下定决心默默啃单词时,机器翻译时代已悄悄来到我们身边。21日,一个由粤澳两地高校和科技公司联手组建的中葡英机器翻译实验室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签约成立,代表全球领先技术的人工智能工程师和语言学家们预测,机器翻译时代,以语言为基础的沟通方式、思维方式乃至社会关系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A澳门现状 人力翻译已不能满足需求

澳门理工学院院长李向玉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精通葡萄牙语,因机缘巧合留在澳门工作了数十年。在他的专业眼光看来,澳门是因为多语言环境而导致效率降低的典型。“澳门的官方语言是中文和葡萄牙语,所有政府部门的公文必须用两种语言准备两份,这使得政府的工作量加大了很多,法务公文尤其突出,急需处理的文案堆积如山,为此也导致了民众的不满,认为政府效率低下。”国际经济交流频繁的澳门,在商务领域,还需要大量中文、葡语和英语的相互转换工作,因此,基本只有精通中英葡三语的人才才能在澳门游刃有余,这给人才引进也制造了不低的门槛。

李向玉还有一个身份是全国政协委员,他以更全局的角度发现,像葡萄牙语这样的小语种导致的语言障碍在全国性的商贸活动中随处可见。“内地希望将澳门作为联系葡语国家的桥梁和纽带,现在我们和世界上8个葡语国家的商贸活动都很频繁,比如广东和巴西。降低语言障碍,仅靠人力翻译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了。”

李向玉想到的办法就是大力推广机器翻译,以应对天量的语言交流需求。

半个月前,李向玉刚刚前往欧盟,目的正是考察机器翻译。他发现,在语言非常复杂的欧盟,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在公文系统中引入机器翻译。“由于公文语法规范,格式固定,变化不多,所以机器翻译效率非常高,只要随时将新词补充进词库。”李向玉看到,欧盟有一套检测系统,一份文件经过检测,可以准确判断出有多少内容可以完全由机器翻译。“一般只有10%左右的内容需要人力补充翻译。”李向玉非常赞叹。

由此,李向玉和同为全国政协委员的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黄友义一拍即合,决定与毗邻港澳的广外和国内顶尖机器翻译科技公司合作,开展中葡机器翻译技术、跨语言大数据技术等方向的技术研究,并在澳门落地实施。

B科技创新 首次尝试计算机“神经网络”

一边是终身为翻译事业奋斗的语言学家,一边是机器翻译科技公司,两个似乎本应是对立面的阵营为何走到了一起?

答案是,他们要共同开发机器翻译的“神经网络”。

实际上,不仅欧盟,不少新闻媒体也已“尝鲜”,引入了机器翻译。比如央视国际频道的新闻播报,屏幕上的双语字幕其实就是机器翻译完成的,而BBC推出的新闻网页翻译也是由机器完成的,在新闻直播时,翻译字幕只有几秒的延迟。

但人们对机器翻译的期望并不只局限于公文和新闻,人们希望能第一时间看到最新的外语影片,只需在线字幕翻译而不用仰仗“字幕组”;留学生们希望可以走进世界任何一个课堂,通过即时课堂同声传译就能自由学习,而不用再费时费力地先读语言预科。

“未来这些都可以实现。”合作方之一机器翻译科技公司的CEO于洋认为,目前的机器翻译在生动活泼不规范的生活语言领域之所以体验还不够好,是因为算法,只有让计算机能够像人一样思维,才能像人一样“说话”。

因此,中葡英机器翻译实验室会首次在机器翻译方面尝试使用“计算机神经网络算法”,而语言学家的加盟可以让这项技术得以完善。

什么是“神经网络”?机器翻译研究专家程国艮打了个比方:“比如人看到碗筷杯盘这类名词,即便不直接描述吃饭,也会联想到吃饭,这就是人的思维方式。而以往的计算机算法不是这样,没有这种联想,所以人们会觉得计算机与人交流时很笨。神经网络中,信息也将按照人的大脑完成记忆工作的方式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