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人机大战:人类智力尊严需要捍卫吗

机器有一天会不会突然产生意识?

此番Master获胜带来的最重大意义在于:它让更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人工智能对人类未来所具有的颠覆性作用。对于人工智能的朴素乐观与悲观态度,都是不足取的。

仅就笔者这几年从事心灵哲学研究的粗浅体验来看,以阿尔法狗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会引发两个严肃问题:其一,从学理上看,机器是否有智能,需要新的判断标准。60多年前提出的图林测试过于简单,已无力去评判机器是否有智能。现在的研究显示,智能包含多维度内容,远不只当下所能实现的可计算化(形式化)这一种。而在计算能力方面,人类早已不是机器的对手;智能中的其他维度一旦可以部分形式化,人类自然也不是机器的对手,未来的深度学习甚至可以做到更多。如果这一天到来,人类不仅面临被全面替代的问题,还将涉及自身存在的意义问题。

其二,时至今日,学界也没有彻底搞清楚,意识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只能笼统地说是神经系统在进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现象。谁能保证,随着硬件与软件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神经网络、算法技术的突破,机器有一天会不会突然产生意识?到那时,这就涉及难以处理的复杂伦理问题。

笔者比较相信认知理论中的计算主义,单就计算来说,人类面临三大制约:其一,速度制约,即大脑皮层的计算速度远赶不上电脑芯片的计算速度,这也就是为什么人类喜欢经验的原因,因为借助于经验可以减少计算量;其二,能量制约,其三,计算通道的制约,而在这些方面,人工智能都比人强。

笔者也曾参与过一些相关论坛的讨论,与会观点呈现出一种普遍性的对立:科学家一方往往认为:人工智能离真正的应用还很远,它目前还很“傻”,其危险远不足虑;而人文学者一方则往往比较担忧,认为孩子总会长大,随着技术的蔓延与扩散,一旦有某些关键技术的突破,人工智能所引发的链式反应就会出现无法控制的局面,到那时,我们千百年来所形成的用以维持社会秩序的规范(善恶、正义与价值等)都将面临崩溃的局面,那是人类无法承受的代价。对于寻常大众而言,在好奇心引领下,则片面寄希望于一旦人工智能取得新进展,或许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改善并提升社会福祉。

制定最低限度的规则

笔者以为,这次变革与以往任何一次技术变革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它涉及将出现的新的思考物体,而思考曾是人类所独有的能力。如何与之相处,我们似乎并没有准备好。

遗憾的是,人类在道德判断上容易出现一种对未来风险折现缩小化的现象,即如果眼前的潜在利益大于未来不确定性风险的代价,人们更倾向于对遥远的风险进行打折,毕竟危险尚远,而且还不一定出现——对当下收益放大,而对未来风险则进行打折,从而造成决策失误。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开,就再也关不上了。没有任何国家或机构愿意放弃这个崭新的机会领域,鉴于人工智能所具有的高度不确定性前景,在竞争的循环刚刚开始之时,需要制定最低限度的规则。当下,唯一可做的就是多方代表坐下来协商,给它的发展套上缰绳。否则,我们追求来的将不再是期盼中的救星,而很可能是无情的掘墓人。

登陆|注册欢迎登陆本站,认识更多朋友,获得更多精彩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