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好莱坞电影对人工智能的那些错误理解!

最近好莱坞没有在拍摄漫画系列电影的时候,它在拍摄人工智能。为什么?因为人工智能给我们提供了一扇窗,让我们思考人类的意义所在,以及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

这是一个哲学范畴的话题,而斯派克琼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雷德利斯科特等重量级的导演都把电影作为一个平台来探索人工智能的世界,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意味着什么。

邪恶的人工智能在好莱坞作品中也有很长的历史,也许是因为那些机器敌人让人类的领导显得更加英勇,或许是因为科幻小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反乌托邦。不过,虽然好莱坞的一些作品是对的,但在工作中还是有很多艺术加工成分。让我们来看看好莱坞在人工智能方面的一些错误理解,以及为什么。

1.智能VS.感知VS.智慧

好莱坞对“类人”的智力很感兴趣,因为它使我们有可能忽略人工智能的一个深层哲学根源:如何定义智力并决定某物是否具有智能行为。这些问题构成了哲学的一个分支,要求我们思考意识、智力、感知和智慧的本质。这些术语都是相互关联的,但它们往往有各自的独特之处。但好莱坞不会这样想。

在好莱坞,感知能力也就是即主观体验的能力,通常被等同于智慧,即根据过去的经验和理解采取行动的能力。“智力”更难去定义,尤其是通过诸如像围棋这样的人工环境中表达出来的时候。但好莱坞电影通常会任意选择一个术语并阐释,以此为主题接受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思考问题,然后用这个术语来解决一个问题:一台设定的机器比人类更可怕、更聪明。

2.忽略开发过程

说起电影中最可爱的人工智能形象,迪士尼皮克斯动画电影《机器人总动员》里的英雄人物瓦力可以说是当之无愧了。瓦力将自己的能力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把自己从垃圾压缩机升级到环保活动人士。瓦力的转变始于其突然的感知能力(可以说是智慧),但源自哪里呢?也许“瓦力”最初是作为人工智能来制造的,这样它就可以在收集垃圾时学会更多东西。这在技术上是一个非常高端的人工智能领域,用来生成爱情和怀旧的感觉。它的对接站周边区域肯定是干净的,但不清楚它如何或者为什么会学习收集模糊物体作为业余爱好。是啊,这看起来太吹毛求疵了,无论如何我们很喜欢这部电影。但是有成千上万的机器人,即使不是几百万。瓦力是唯一一个通过某种神奇的过程引导自己拥有智力的机器人吗?

3.进入恐怖谷

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电影《人工智能》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机器人小孩大卫的故事,他被设定为能够“爱”。虽然这部电影的一些内容是正确的,比如大卫对预设程序的坚持,但其中却有一个大的错误“恐怖谷”。这个词是由日本机器人专家Masahiro Mori在1970年发明的,它指的是人们对机器人的负面反应,这些机器人太像人类,但又不是完美的人类。即使你能承认这部电影比科幻电影更接近幻想(我相信),或者到目前为止,所有这些都已经解决了,但你真的不能用同样的理由来拍摄关于人形机器人的电影。人类善于发现一些不太正确的东西,尤其是在身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方面。最成功的类人机器人一定会有夸张的特征,就像电影里看到的那样。这种方法绕过了恐怖谷理论,采用了一种人形设计,并在上面堆了足够多的呆萌表情,显然目的不是要成为真正的人类。

4.你所需要的只是你自己

自《弗兰肯斯坦》以来,一个创造生命的疯狂科学家概念就一直存在,似乎把一些肢体拼接在一起需要的技术专业知识要比开发人工智能要少得多。然而,好莱坞喜欢这样一种概念,即人工智能的软件不仅可以由一个人完成的,而且硬件也只是一个即插即用的设备。虽然2015年的电影《机器姬》花了很多时间来探索谨慎的、深度迭代的人工智能之旅,但它也给了我们一个发明家,他一手开发了类似人类的人工智能,以及一种配套的人形机器人所有这些成果都来自于他的地下室。虽然现有的很多人工智能工具正有力地推动着普及,但这种技术的目的是解决具体的商业问题,但它们并不是类人的人工智能。当然,聊天机器人会让你以为你是在和一个人聊天,但是花20分钟和一个机器人在一起,你就会停止这种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