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的AI之路:从营销噱头到产业变革

赞助本站

编者按:在《抢滩智能音箱》、《自动驾驶素描》、《神经网络翻译》《高校AI专业风潮》之后,媒体智能重磅推出AI手机综述文章,在这片火热的人工智能红海之中,试图为读者解答什么是AI手机?它有哪些独到之处?它又将智能手机带向何处?

作者 丁广胜 小羿

向那些疯狂的家伙们致敬,他们特立独行,他们桀骜不驯;

他们惹事生非,他们格格不入,他们用与众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

他们不喜欢墨守成规,他们也不愿安于现状,你可以赞美他们,引用他们,反对他们,质疑他们,颂扬或是诋毁他们,但唯独不能漠视他们,因为他们改变了事物,他们推动人类向前发展。

2007年夏天,这个“疯子”乔布斯用全新iPhone手机颠覆了我们对于手机的认知,全触屏的交互设计和康宁钢化玻璃的材料让所有人看不懂,这在时任微软CEO鲍尔默看来,iPhone只是一个小众玩物,彼时全盛时代的诺基亚更是对其不屑一顾。

而乔布斯的伟大在于,他让时间证明一切,至此将手机行业从功能机时代引入了崭新的智能手机时代。

但经过十年的发展,我们遗憾的看到,智能手机速度越来越快,屏幕越来越大,像素越来越高,但就本质而言,高度同质化严重,事实上,智能手机至iPhone之后并无新意,大家开始忙着拼跑分,比厚度,甚至外壳的颜色都成了主要卖点。

作为行业观察者,我一直在想,属于智能手机的下一个奇点在哪?

新一代语音助手:Siri、Alexa、Bixby

最近两年,语音助手领域百家争鸣,甚至掀起了智能音箱的小高潮,关于Siri、Alexa、Bixby、Assistant们是谁?我们不再此赘述,今天主要探讨大家的新变化和新思路。

据研究机构统计,截至2017年10月我国移动电话用户突破14亿,就是说平均每人拥有一部以上手机,面对十亿级别的用户市场,这些智能助手当然有了一展身手之地,这更成为他们获取用户和数据的重要通道。

作为“新秀”,自然还有很多问题,据媒体智能(smartman163)观察,搭载在智能手机上面的语音助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我们随机采访了几位智能手机语音助手的用户,他们的反馈语音识别不准确、指令执行不准确、语音交互不够流程、公共场合使用不方便等诸多问题。

互联网从业者小郭表示(化名),“开始使用iPhone语音助手Siri的时候,感觉非常惊艳,爱不释手,甚至会抽空和它聊天,但新鲜感过后就慢慢不再使用了,很多操作还是没有直接手动操作方便,在公关场合唤醒又觉的自己很傻,总之没有形成粘性”。

当然,对于语音助手Siri,其中不乏很多正面评价,在校大学生小诺(化名)说“我会用,Siri的智能程度还是远高于其他语音助手,生态链也做的比较好,不过我用的最多的功能是查询天气和定闹钟”。

可喜的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AI手机芯片的发展和兴起,语音助手迎来了新一轮升级,2016年6月WWDC,始终不对开发者开放的Siri敞开怀抱,iOS平台的一个显著优势就是拥有丰富的第三方应用生态和众多优质开发者,将Siri开放势必会为该产品注入强大动力,我们看到,面向开发者的Siri的API都集成在去年发布的SiriKit之中。

不开放,这也是大家对苹果助手饱受诟病的原因,它让我们定闹钟、查天气、管理日程和打电话发短信,但是不能让我们叫外卖、打网约车、订机票,而后者是用户在日常使用当中更高频的场景需求。

在敞开怀抱的一年之后,苹果迎来iPhone X的发布,与其一同面世的还有人工智能芯片AI芯片,苹果称它为神经引擎,它拥有6核CPU,加入了苹果自研设计的GPU,比上一代芯片提升25%,共计拥有43亿个晶体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