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虽然是全球五朵云 但留给华为的时间不多了

云计算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正身处转型的浪潮当中,对于企业来说,转型所带来的很大程度是不可避免的痛苦,这不仅包含了业务层面的数字化转型,以及企业战略角度的变革,尤其是像对于华为、思科、联想这类国际大厂来说,其转型的整个过程也是历尽艰辛。

500561968_wx(1)

根据IDC的统计数据表明,当前云计算IaaS市场当中阿里云占据了40%的市场,其规模达到了40亿人民币的规模,分列2、3、4名的企业分别是中国电信(8.51%)、腾讯云(7.34%)和金山云(6.02%)。在前四名的排名当中我们并没有见到通信行业的巨头厂商华为,而根据IDC的报告显示,华为所身处的云计算市场正是在分割剩下的37亿的市场。

根据权威机构预测,到2020年国内云计算市场的规模将会高达603.6亿元,这让我们不禁想到,华为云不仅要去面对微软Azure、亚马逊AWS等国际巨头云厂商带来的压力,在国内市场,更要去面对阿里云、Ucloud、青云等一批后起之秀的厂商,对于华为云来说,发展的脚步可谓是举步维艰。在笔者看来,华为云当前的市场份额占比不管是企业级用户还是初创型用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当中想要分一杯羹难度还是不小的,而从用户角度出发,像阿里云、青云、微软云等公有云服务商所提供的低价格服务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华为云抢占市场份额的脚步和速度。

架构调整无疑为了缓解尴尬

在由任正非签署的《关于Cloud BU组织变动的通知》的文件,宣布对其公司内部组织架构进行重大调整,将云业务Cloud BU迁移至华为集团下,升级为该公司一级部门。这意味着,Cloud BU终于与企业业务、消费业务、运营商业务站到了一个level上了,比这更值得深思的是,这是华为有史以来第一次与运营商“唱对台戏”,而能做出这一决定,相信任正非也比较纠结。而且有一点不得不说的是,华为云作为华为企业整体战略当中相对薄弱的一环,从建立之初开始在市场当中就处于相对弱势的角色,面对当前国内阿里云,国外微软云、思科等大厂的竞争,对于华为云的发展确实构成了不小的竞争压力,而用户,尤其是企业用户来说,对华为云平台的接受程度仍然有待提升。

对于华为来说,能有今天的成就很大程度上要感谢电信运营商,如果没有电信运营商也就没有华为进入通信设备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全球第二的成绩,任正非其实早在2010年就承诺华为做云计算和传统的IT企业会不一样,对于华为而言,一定要抱紧电信运营商,所提供的云服务就是要让电信运营商马上就能使用,从而让用户的网络变得更加敏捷,更加高效,这也是华为云在应用层面将要带给企业用户的改变。抱紧运营商的“大腿”对于华为云来说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首先,华为这么多年从运营商客户那里得到的好处是非常可观的,但是一旦想从运营商“爸爸”那里分得一杯公有云的“羹”恐怕也不那么容易。

2013年,时任华为轮值CEO副董事长徐直军也表态,华为作为ICT领域的基础设施提供商,将严格限定自己的业务边界,不做运营商的运营商,尽可能不与合作伙伴发生竞争关系。如今,这一“承诺”终于被自己打破,华为终于开始与运营商撕破脸皮,不再考虑如何与运营商云业务保持利益平衡的问题。那么,这一尴尬角色会给华为未来的业务发展带来不小的影响。

在笔者看来,运营商业务的特征与市场化的企业业务、消费业务完全不同,华为高调进入公有云市场,这对于运营商们来说无疑蛋糕被切走了一块儿,如此一来运营商的脸色肯定不会好看,这会不会影响到华为在电信设备、系统层面的订单数量,这还真不好说。同时,与行业当中诸如像阿里云、腾讯云、谷歌、AWS、微软Azure这些公有云厂商来比,涉足云计算领域,也就相当于和一些客户“反目成仇”了,殃及自身企业业务恐怕也是必然的事情,还是从用户角度出发来看,一旦华为与之前的客户构成“反目成仇”的局面,那么最终受到牵连的必然是普通的企业用户和个人用户,从这点出发长远来看,用户在选择部署华为云服务之前还是要谨慎一点。

华为云是否起步过晚?

这也是至今让行业内人士热议的话题之一,华为云在这样一个市场节点去进攻云计算市场,并放出“三年超过阿里云”的豪言壮语,究其原因,早在2010年华为就以集团的名义发布了云计算战略以及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云帆计划”,其实当时华为就已经意识到了云计算技术对于未来的商业社会究竟有多重要,2015年,华为高调宣布进入公有云市场,时任华为企业云服务总裁的杨瑞凯开场时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只有38米的舞台,华为整整走了4年。”有时,试错比“错过”更重要,华为在云计算领域的主动放弃和“不作为”,让其与云计算运营商擦肩而过。这背后同样透露着无奈与辛酸,从权威的市场研究数据来看,华为云的豪言壮语背后,要想赶超国内外那些公有云平台,市场规模和技术研发迭代方面还相距甚远,而且毕竟华为云受限于用户的接受程度,所以豪言壮语的背后,还仍需继续努力。